SpaceX的“星链计划”旨在通过发射1.2万颗微型卫星,构建一个覆盖全球的天基互联网。这一宏伟目标的背后,是美国对太空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从商业角度看,“星链计划”看似是一场巨额投资的冒险,但其潜在的商业价值不容小觑。首先,它能够为全球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这对于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全球信息共享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星链技术还有望推动卫星通信技术的革新,为未来太空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然而,面对“星链计划”,我国并非没有应对之策。近年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在快速发射、卫星回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具备较强的发射能力。此外,我国还在积极布局低轨卫星互联网,旨在构建一个自主、安全、高效的太空网络。
为了应对“星链计划”,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快航天技术创新。持续投入航天研发,提高火箭发射能力,降低发射成本。同时,加大对卫星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卫星通信、导航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2. 拓展国际合作。与全球航天强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太空资源的和平利用。通过合作,共享航天技术,提高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国应加大对航天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航天事业,为我国航天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4. 加强政策扶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航天事业,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加大对航天领域的资金投入,为航天事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总之,面对SpaceX的“星链计划”,我国应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既要看到挑战,也要看到机遇。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拓展国际合作、培养人才和加强政策扶持,我国航天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在中国人享受春节假期美国东部时间周三上午8点,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台传来一声巨响,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耀眼的火光,一枚猎鹰9号火箭直冲云霄,带着SpaceX的第17批星链卫星升上太空。
随着60颗星链卫星成功进入轨道,SpaceX的入轨星链总数突破1000颗,已经实现了初步组网的能力。
按照计划,SpaceX将在2019年至2024年间,向太空发射1.2万颗微型卫星,并利用这些卫星搭建起覆盖全球的天基互联网。
在2015年,马斯克提出“星链计划”之初,就有人把“星链计划”和当时尚在发展之中的5G网络做比较。
如今5G网络已经在中国开始普及,“星链计划”也稳步推进,然而对于中国来说,“星链计划”的影响远不是那么简单?
马斯克的连环套
马斯克作为创业明星,创业多次。对于吸引眼球和资金有非常丰富的经验。马斯克的特斯拉从盈利看不值一提,但是仅仅依靠投资者的眼光,其市值就让马斯克成为世界级富豪。
无论是特斯拉的技术还是SpaceX的技术,都不马斯克原创,而是从比较成熟的技术状态买来后发展的。
但是马斯克的强大在于,它能说服资本市场看好它,给它投入资金,吸引人才,把一项商业潜力不足的技术发展起来,不依靠商业盈利,而是靠资产价格获利。
SpaceX的技术雏形很早就有,但是马斯克用资金把它催熟,然后用视频展示在公众面前,获取多轮融资。
但是,SpaceX的廉价发射能力是需要市场的,而目前全球要发射的卫星数量并没有那么多。SpaceX也不会靠廉价占据全部市场。
这就需要给SpaceX找到发射市场,否则说服投资人投资SpaceX的廉价发射技术比较困难。
于是“星链计划”计划就来了,仅仅一个计划,就可以有几万颗卫星,这就有发射市场了。SpaceX也就活了。
“星链计划”的商业价值
“星链计划”从原理上看属于当年摩托罗拉铱星计划的升级版,当年铱星计划是全球电话网络,而“星链计划”是互联网络。
对于人口稠密区,发达地区,当然还是用地面基站来解决通讯问题,但是对于人烟稀少,或者基础设施不足的地方,星链计划就有吸引力了,目前星链能够提供4G级别的连接速度上网,全球网络建成后,你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点接入互联网,无论你在飞机上还是在沙漠里。
对于一些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政府和运营商不能保证基础互联网接入设备的国家,星链可以替代地面通信基站,完成落后地区的互联网覆盖。
由于全球贫富差距巨大,有超过30亿人尚无法使用互联网服务,这些人也是星链服务的潜在对象。
但是,星链的发射成本,维护成本很高,网络带宽和接入数量也有限,成本和网速都无法与传统地面基站相比,真正商业化运营,多少人愿意通过这个昂贵的方案接入互联网还是难以乐观的。
所以,从商业角度,这个项目似乎并不实际,技术先进,想法大胆,但是赚钱会比较困难。似乎又有是一个靠资本市场活着的赔钱项目。
星链真正的价值和中国的应对
作为商业计划,星链似乎是个赔钱生意。但是如果我们把星链和给马斯克支持的美国军方联系起来,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从军事角度看,星链类似于上一次军事革命GPS,对于传统军事理论的降纬打击。
有卫星网的国家,打没有卫星网,没有能力反卫星网的国家,可以单向透明。
美国只要在对方射程外,把武器运输到了集结点,巨大打击用卫星联网的无人机,无人坦克打就可以了。
所有侦察传感器,都可以联网,共享信息。对方几乎无法隐蔽。即使你的飞机对雷达隐形了,可见光能看到,分享位置,也会被打下来。
这样一来,战场单向透明,单向无人打击,对手无法招架。
而且这种快速发卫星,构成庞大基数以后,你很难去消灭这个卫星网络。
军方自己不动手,让马斯克去搞的好处,是可以资本市场画饼,靠股票支持,这是真正的军民融合。
这样就可以绕开国会的经费,用华尔街和全球投资者的钱吹泡泡,市值不倒,就有足够的钱更新。
从商业用途,靠上网费回收卫星成本,短期内希望不太大,除非未来升级版本容量大提升。落后国家干脆不建本土基站了,直接用星链。
但是,从军事角度看,星链可以说是一场新的星球大战。
对此,中国没有选择,只能老老实实补课。一是发展快速低成本打卫星的能力,二是发展重复利用火箭,快速发卫星的能力。
可以让美国先搞。等中国可回收火箭成功了,成本下来,中国也发几万颗卫星上去。
发射晚,中国卫星使用的通信技术可能更先进。每5年更换一轮卫星,交替领先。
美国和中国互相都无法招架,这个世界也就平衡了,这类似于冷战时期的核平衡。
冷战时期,美苏对峙导致了人类科技的突飞猛进,如今马斯克在美国军方支持下搞的星链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太空竞赛,再次推动人类科技的发展。
只要竞争没有变成真正的战争,这对人类来说似乎不是坏事。
责任编辑: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