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继节点的作用 中继节点是无线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可以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在网络中,由于信号会受到墙壁、障碍物等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信号衰减。中继节点可以将这些衰减的信号接收并放大,然后再发送出去,从而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使得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得以扩大。
二、中继节点的功能 中继节点的主要功能包括信号的中继、放大和转发。中继节点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转发到其他节点,从而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此外,中继节点还可以将数据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转发,从而实现数据的中继和转发。
三、中继节点的应用 中继节点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网络中,例如:无线局域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自组网等。在无线局域网中,中继节点可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使得用户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接入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中继节点可以将传感器节点收集到的数据转发到其他节点,从而实现数据的收集和传输。在无线自组网中,中继节点可以将节点之间的数据转发,从而实现数据的通信和传输。
四、如何实现中继功能 实现中继功能需要以下步骤: 1. 设置中继节点:将中继节点设置为中继模式,并设置中继节点的地址和网络ID。 2. 配置中继节点:在中继节点上配置中继规则,例如:将哪些数据转发到哪些节点。 3. 部署中继节点:将中继节点部署在无线网络中,并将其连接到其他节点。 4. 测试中继功能:测试中继节点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是否能够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
五、总结 中继节点在无线网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中继节点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网络中,例如:无线局域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自组网等。实现中继功能需要设置中继节点、配置中继节点、部署中继节点和测试中继功能等步骤。
1
适用型号
该笔记适用于E90-DTU(400SL33)、E90-DTU(230SL37)、E90-DTU(400SL37)等SL系列模块带中继功能的产品。
2
功能说明
中继组网,即中继节点在无线网络中起到中继的作用,能实现信号的中继和放大,从而延伸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3
应用介绍
以E22系列为例,在中继模式下,ADDH\ADDL不再作为模块地址,而是作为网络ID转发配对。中继能将数据在两个网络ID之间进行双向转发。中继规则说明如应用框图(图1)所示:1)一级中继:节点1的网络ID为08,节点2的网络ID为33,中继1的ADDH\ADDL分别为08\33。节点1发送的信号能被转发到节点2,同时节点1和节点2地址相同,因此节点1发送的数据能被节点2收到;2)二级中继:中继2的ADDH\ADDL分别为33\05。中继2能转发中继1的数据到网络ID:05的节点。节点3、节点4在中继网络中,因为节点4模块地址与节点1的地址不同,从而不能接收节点1数据,所以只有节点3能接收节点1发送数据“123”;3)双向中继:节点1发送的数据节点2、节点3可以收到,节点2、节点3发送的数据,节点1也能收到。3.1.应用框图或接线图
图1
3.2.软件和硬件准备清单软件:RF_Setting(E22)上位机、XCOM串口助手。硬件:E22系列模块、micro USB接口数据线、DC 12V电源适配器。3.3.功能实现3.3.1.中继功能配置步骤如下:1)模块1上电切换到配置模式(M0 = 0,M1 = 1),如图2;
图2
2)模块1读取参数,修改中继使能开启,模块地址写入2099(此处填入的是十六进制转换成十进制的数,0x0833 = 2099),如图3;
图3
3)模块1写入参数成功后,切换到一般模式(M0 = 0 ,M1 = 0),这样模块1就设置成中继1中继工作状态,如图4;
图4
4) 模块2上电切换到配置模式,读取参数,如图5;
图5
5)模块2写入网络ID为8(0x08 = 8),模块地址为1234,写入参数成功,切换到一般模式;模块2演示成通信节点1,如图6;
图6
6)模块3上电读取参数,写入网络ID为51(0x033 = 51),模块地址为1234,写入成功后切换到一般模式;模块3演示成通信节点2,如图7;
图7
7)中继双向通信:节点1发送数据123,节点2可以通过中继1正常接收。同样节点2发送ebyte,节点1通过中继1可以正常接收,如图8、9;图8 中继组网接线连接
图9 中继组网通信收发示意8)模块4上电切换到配置模式,设置参数模块地址为13061(0x3305 = 13061),打开中继使能,然后切换成一般模式将模块4设置成中继2进行中继工作,如图10。
图109)模块5上电切换成配置模式,设置模块地址1234,网络ID为05,写入参数成功后,切换成一般模式,模块5为节点3,如图11。
图1110)二级中继组网,节点1发送数据123,节点2、节点3可以接收到节点1发送的数据,节点2发送数据www,节点1、3也可以收到,节点3发送数据eByte,节点1、2也能收到节点3发送的数据,如图12、13。
图12 二级中继组网连接
图13 二级中继组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