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路由器需要至少两个接口来连接不同的网络。每个接口都代表了一个物理连接,可以是光纤、以太网等。其次,路由器必须实现至少网络层的协议,这样才能理解和处理网络层的通信。为了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路由器至少支持两种以上的子网协议。
除了连接和通信能力外,路由器还需要具备存储、转发和寻径的功能。这意味着路由器需要能够暂时存储数据包,并根据目的地址将它们转发到正确的路径。路由器的寻径功能是通过路由协议实现的,这些协议帮助路由器建立和维护路由表。
路由器的作用不仅限于数据包的转发,它还能实现异种网络的互连,即连接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此外,路由器还可以进行子网协议转换,这意味着它可以将一个子网的协议转换为另一个子网的协议,使得不同的子网能够相互通信。
路由器还负责路由表的建立、刷新和查找。路由表是路由器进行数据包转发的重要依据,它记录了目的网络和下一跳路由器的信息。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根据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对应的下一跳路由器,并将数据包转发给该路由器。
此外,路由器还可以实现速率适配,即调整不同接口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以避免拥塞和丢包。路由器还可以隔离网络,防止广播风暴和网络攻击,从而提高网络安全。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多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当路由器从某个接口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首先将数据包从物理层传输到数据链路层,然后从数据链路层传输到网络层。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会解析数据包的MAC地址,并根据该地址确定数据包的目标设备。在网络层,路由器会解析数据包的ip地址,并根据该地址确定数据包的目标网络。
然后,路由器会根据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查找对应的下一跳路由器,并将数据包转发给该路由器。如果找不到对应的下一跳路由器,数据包将会被丢弃。
路由器还涉及到子网寻径和路由算法。子网寻径是指路由器在子网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过程。为了实现子网寻径,路由器需要在路由表中加入子网信息,即子网掩码、信宿网络地址和下一跳路由器地址。路由算法是指路由器选择最佳路径的方法,它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例如路径距离、可靠性、时延、带宽、承载量和通信费用等。
与路由器相比,其他网络设备如中继器、网桥和交换机等也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中继器主要用于放大电信号,用于连接具有相同物理层的LAN。网桥和交换机则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连的设备,它们可以隔离网段,提高传输性能。与这些设备相比,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的功能更加复杂,它能够支持多协议、提供多种接口,并且具有更强的异构网互连能力和阻塞控制能力。
综上所述,路由器是网络通信中的关键设备,它负责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路由器具备连接、通信、存储、转发和寻径的功能,可以实现异种网络的互连和子网协议转换。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多个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路由器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来选择最佳路径,例如路径距离、可靠性、时延、带宽、承载量和通信费用等。与中继器、网桥和交换机等设备相比,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的功能更加复杂,具有更强的能力和灵活性。
路由器的概念及基本构成
路由器是一种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它工作在 OSI 参考模型的第三层
(网络层),为不同的网络之间报文寻径并存储转发。
作为路由器,必须具备: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口:用于连接不同的网络。
???? 协议至少实现到网络层:只有理解网络层协议才能与网络层通讯。
???? 至少支持两种以上的子网协议:异种子网互联。
具有存储、转发、寻径功能 :实现速率匹配与路由寻径。
???? 一组路由协议:包括域内路由协议、域间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作用
???? 异种网络互连:主要是具有异种子网协议的网络互连。
???? 子网协议转换:不同子网间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间协议转换。
???? 路由(寻径):路由表建立、刷新、查找。
???? 速率适配:不同接口具有不同的速率,路由器可以利用自己 缓存及流控协议适配。
???? 隔离网络:防止广播风暴,网络安全(防火墙)。
???? 报文分片与重组:接口的 MTU 不同,超过接口的 MTU 的报文会被分片,到达目的地的报文会被重组。
???? 备份、流量流控:主备线路的切换及复杂的流量控制。
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中时刻维持着一张路由表,所有报文的发送和转发都通过查找路由表
从相应端口发送。这张路由表可以是静态配置的,也可以是动态路由协议产生的。
物理层从路由器的一个端口收到一个报文,上送到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去掉链路层封装,根据报文的协议域上送到网络层。
网络层首先看报文是否是送给本机的,若是,去掉网络层封装,送给上层。
若不是,则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路由表,若找到路由,将报文送给相应
端口的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后,发送报文。若找不到路由,报文丢弃。
子网寻径及路由
标准的寻径表表目是一个二维组(信宿网络地址,下一驿站地址),其中不
携带子网信息,不能满足子网寻径。引入子网编址以后,子网寻径表的每一
表目中加入子网模,于是子网寻径表表目变为三维组:子网模、信宿网络地
址、下一驿站地址。
路由算法、路由协议、寻径
路由器依据路由表来为报文寻径,路由表由路由协议建立和维护。路由协议
的设计则是依据某种路由算法。
选径是否是最佳:
以什么参数来衡量路由,如时延、距离、中间网关数等。
简洁性:
路由算法应设计的尽可能简洁。
强壮性:
路由算法必须具有鲁棒性,应经得起各种网络环境的考验。
快速收敛性:
即所有路由器就最优路径达成一致的过程路由算法如果收敛的慢,就会引起
路径循环或网络消耗。
灵活性、弹性:
路由算法能否适应网络环境的各种变化,例如网络带宽、路由器的缓存、网
络时延等发生变化,路由算法能否根据这些变化做出调整。
路由表包含的信息用来交换路由信息和选择最佳路由
路由表是路由器的核心,其中的路由信息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手动添加的静
态路由,另外一种是路由器运行过程中由动态路由协议学习而得来。
路由算法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权决定最佳路由。通常采用的权如下:
???? 路径距离:指所经过的每条链路的权值之和,有的路由协议指节点数目;
???? 可靠性:指网络链路是否容易出故障;
???? 时延:指网络链路造成的网络延时;
???? 带宽:指链路传输信息流容量的能力;
???? 承载量:指网络资源如路由器的繁忙程度;
???? 通信费用。
路由器与相关网络设备的比较
Hubs(中继器):对应 7 层模型的物理层,它的作用是放大电信号。主要用于连接具有相同物理层的 LAN。Hubs 还将以太网的总线结构变成星状结构。Bridges(Switches):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连的存储转发设备,广泛用于局域网的扩展。Bridges 从一个网段接收完整的数据帧,进行必要的比较和验证,然后决定是丢弃还是发送给另外一个网段。Bridges 具有隔离网段的作用。在网络上适当地使用 Bridges 可以调整网络负载,提高传输性能。
Router(路由器):与 Bridges 相比,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连是发生在网络层,它实现了相对复杂的功能:路由选择、多路重发、错误检测等。路由器的异构网互连能力、阻塞控制能力和网段的隔离能力要强于 Bridges。路由器可以阻止网络风暴、支持多协议、提供多种接口。
更多路由器设置路由器产品请访问HTTP://www.eLECfans.com/zhuanti/20111208254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