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手机会监测到PI为全1的状态,随后会解码S-CCPCH信道中发送的下一个PCH帧,以查看是否有针对自己的寻呼信息。如果PI接收指示的可靠性不高,手机还会解码PCH。
PICH信道每帧传输300个比特,其中288个比特用于传输PI,其余12个比特则闲置。PICH传输的PI数量有18、36、72、144四种,分别对应16、8、4、2比特。寻呼组越细分,寻呼分辨率越高,每帧的PI数量也就越多。这样做的好处是,唤醒休眠状态下的手机次数减少,从而延长手机的待机时间。但这也意味着寻呼响应时间会相应变长,具体如何权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的待机时间并非无限延长。因为在空闲模式下,手机还需要处理其他任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寻呼过程,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一个寻宝游戏。手机就像是一个寻宝者,而网络则像是藏宝图。PI和PICH信道就是指向藏宝地点的线索。当手机找到正确的线索时,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寻呼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寻呼过程的高效性取决于PI和PICH信道的性能。如果这两个信道的传输质量良好,那么寻呼过程就会更加顺畅。同时,手机本身的解码能力和处理速度也会影响寻呼效率。
总之,WCDMA系统的寻呼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的协同工作。只有各个环节都能发挥出最佳性能,才能保证寻呼过程的顺利进行。
WCDMA系统是如何完成寻呼过程的? 当终端注册到网络之后,就会被分配到一个寻呼组中,寻呼组由PI进行唯一标识。如果有寻呼信息要发送给任何属于该寻呼组的终端,寻呼指示(PI)就被设置为1并周期性地在寻呼指示信道(PICH)中出现。 终端监测到PI为全1后,将
WCDMA系统是如何完成寻呼过程的?
当终端注册到网络之后,就会被分配到一个寻呼组中,寻呼组由PI进行唯一标识。如果有寻呼信息要发送给任何属于该寻呼组的终端,寻呼指示(PI)就被设置为1并周期性地在寻呼指示信道(PICH)中出现。
终端监测到PI为全1后,将对S-CCPCH中发送的下一个PCH帧进行译码以查看是否有发送给它的寻呼信息。当PI接收指示判决的可靠性较低时,终端也要对PCH进行译码。
PICH 每帧传送300个比特,其中288个比特用于传送PI,其余12个比特不用。PICH传送的PI数有18、36、72、144共4种,每种分别对应16、 8、4、2比特,寻呼组分的越精细,寻呼分辨率就越高,每帧PI数也越多,将终端从休眠模式中唤醒的次数就越少,待机时间就越长,但是寻呼响应时间也较 长,如何折衷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然待机时间也不会得到无限延长,因为终端在空闲模式时还有其他任务需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