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纤通道协议的框架下,交换机支持多种服务类别,如无连接的Class 2和Class 3服务。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纤网络路由,直接连接发起者和目标设备,确保每个连接都能独享光纤的全部带宽。这种设计使得每个连接独立存在,避免了相互干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
光纤交换机的端口数量多样,从8口到96口不等,甚至更多,内置智能交换硬件,使得任意两个端口之间都能建立高效连接。通过E-Ports(扩展端口)进行级联堆叠,光纤网络可扩展至数千个节点,最大堆叠数量可达239个,极大地扩展了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在实际应用中,16G光纤通道交换机的连接方案尤为常见。服务器通过PCI-E总线接口连接16G HBA光纤网卡,再通过16G FC SFP+光模块与光纤通道交换机相连,最后使用双工LC光纤跳线完成设备间的物理连接。这种方案不仅简化了布线,还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纤通道交换机速率包括8G和16G。16G光纤通道交换机搭配多模或单模光模块,可支持不同距离的传输需求。例如,使用16G FC SFP+多模光模块和OM3多模光纤跳线,传输距离可达100米;而对于更远距离的传输,则可选择16G单模光模块和单模光纤跳线。
随着数据存储需求的爆炸式增长,8G及以下速率的存储网络已难以满足现代数据中心的需求。16G光纤通道交换机的出现,有效提升了存储网络的带宽,为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更高速率的光纤通道交换机将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的性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和传输需求。
总之,光纤通道交换机以其高效、稳定的特点,在现代数据中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光纤通道交换机将继续推动数据存储和网络通信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数据处理提供坚实保障。
光纤通道交换机起源于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协议,在光纤通道协议的第四层上建立了以光纤通道为基础的用于存储的SCSI协议、用于网络的IP协议以及映射到网络架构上的用于集群的虚拟接口(VI)协议。
光纤通道交换机为高带宽和低延迟数据通信提供光纤通道切换功能。目前,光纤通道交换机提供无连接服务(Class2和3)。光纤交换机是使用光纤网络路由直接连接的方式,使用路由软件直接连接发起者和目标,这样就可以独享光纤的所有带宽。这就意味着光纤中每一个连接都可以单独存在,与其他连接互不干扰。
光纤交换机端口的数量从8口到96口,甚至更多,其中包含智能交换硬件,使交换机所有端口中的任意两点可以建立连接。光纤交换机通过E-Ports(扩展端口)可以进行级联堆叠,这种方法可以使光纤网络扩展到数千个节点,交换机堆叠最多可以达到239个。下面易天光通信(ETU-LINK)就为大家介绍下16G光纤通道交换机的连接方案。
服务器上都会有扩展的PCI-E总线接口,我们需要在PCI-E插槽中插入16G HBA光纤网卡,然后在HBA光纤网卡和光纤通道交换机中各插入16G FC SFP+光模块,接着用双工LC光纤跳线将两端的设备连接起来。连接示意图如下方所示:
目前,主流的光纤通道交换机速率为8G和16G,16G光纤通道交换机可搭配易天光通信的16G FC SFP+多模光模块,再接入OM3多模光纤跳线,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00米。如果设备间距超过100米,则可以采用16G单模光模块搭配单模光纤跳线进行传输。支持的传输距离可参见下表。
随着存储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需要不断升级到速率更高的存储网络来应对未来的数据存储需求,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产生庞大的数据,8G及以下的存储网络已经难以支撑,而16G存储网络的出现,可以使得存储网络的带宽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