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光纤类型的选择是基础。二氧化硅B1.1单模光纤因其优异的传输性能被广泛应用。其工作波长需满足1310nm和1550nm两个传输窗口的性能指标,确保在不同波长下都能稳定传输数据。
针对截止波长的控制,需在2m涂覆光纤上测试λc值,确保其在1100nm至1280nm范围内;而在22m成缆光纤上测试λcc值,需保证其不大于1270nm。这一步骤通过精密的光谱分析仪进行,确保波长控制的准确性。
在几何性质方面,模场直径应控制在标称值9.3μm±10%范围内,包层直径为125μm±2μm,涂层直径为245μm±10μm。场模不圆度和包层不圆度分别需控制在≤6%和<2%,模场/包层同心度偏差≤1.0μm,包层/涂层同心度误差≤12.5μm。这些指标的严格控制需借助高精度的显微镜和测量仪器,确保光纤的几何形状符合标准。
涂覆层的质量同样关键。涂覆层需与光纤表面紧密接触,不退色、不迁染,且易于剥离以便光纤接续。生产过程中需选用高质量涂覆材料,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涂覆层的稳定性和易剥离性。
光纤的筛选水平和疲劳系数是衡量其耐用性的重要指标。光纤需通过全长度张力测试,筛选水平相当于在应力至少0.42GPa下持续一秒时间,疲劳系数需≥20。这一步骤通过专业的张力测试设备进行,确保光纤在长期使用中仍保持稳定性能。
色散特性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质量。零色散波长范围应控制在1300~1324nm,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m²·km),并在不同波长范围内严格控制色散系数。通过精确的色散测试仪器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色散特性符合要求。
衰减特性是评估光纤传输效率的重要指标。在1310nm和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分别需控制在0.36dB/km和0.21dB/km,且衰减曲线需具有良好的线性,无明显台阶。使用OTDR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光纤衰减符合标准。
宏弯损耗和衰减不均匀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以半径37.5mm绕100圈,在1550nm波长上测得的弯曲附加损耗需≤0.5dB,衰减不均匀性需≤0.05dB。通过严格的弯曲损耗测试和衰减均匀性检测,确保光纤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通过精确控制光纤的各项性能指标,并采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严格的检测流程,可以有效提升光纤的传输性能和稳定性,确保其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高效应用。
1、光纤类型
二氧化硅B1.1单模光纤。 2、工作波长
满足13l0nm和1550nm传输窗口的型能指标 3、截止波长
2m涂覆光纤上测试的λc值为1100cm~1280nm,22m成缆光纤上测试的λcc 值≤1270nm。 4、几何性质
模场直径:标称值(9.3 μm)±10%。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2μm。
涂层直径:标称值245±10μm。
场模不圆度:≤6%。
包层不圆度:<2%。
模场/包层同心度偏差:≤1.0μm。
包层/涂层同心度误差: ≤12.5μm。 5、涂覆层
光纤涂敷层与光纤表面紧密接触不退色、不迁染。涂覆层须易剥离,以便光纤接续。 6、筛选水平和疲劳系数
光纤须通过全长度张力测试,其筛选水平须相当于在应力至少0.42GPa(相当于应变约0.6%)下持续一秒时间。 光纤的疲劳系数≥20。 7、色散特性 (1)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2)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km)。
(3)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3.5ps/n㎡.km
(4)1271—1360m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5.3ps/n㎡.km
(5)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ps/n㎡.km
(6)1480—158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20ps/n㎡.km 8、衰减特性 (1)在13l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l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dB/km。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1dB/km。在1480~1580nm波长围为,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dB/km。 (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l0nm和1550nm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amean±0.10dB)/2, a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9、宏弯损耗
以半径37.5mm送绕100圈,在1550波长上测得的弯曲附加损耗≤0.5dB 10、衰减不均匀性
光纤衰减不均匀性:≤0.0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