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综合布线测试:永久链路与信道模型全面解析

综合布线工程中,永久链路和信道测试是保证布线系统性能的两个关键步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两种测试方法,以及它们在工程验收中的作用。
首先,永久链路指的是信息点与楼层配线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不包括工作区缆线和连接楼层配线设备的设备缆线、跳线,但可能包含一个CP链路。而信道则是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包括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等。
在测试过程中,信道与永久链路的主要区别在于,信道包括设备跳线、设备光跳线和工作区的用户跳线、用户光跳线,而永久链路则不包括。这就导致了采用两种模型的测试参数不同。从GB/T50311-2007中提取的数据可以看出,永久链路的要求明显比信道要严格。
在过去,行业普遍认为,链路通过了永久链路模型测试,再进行信道测试必定通过。然而,随着六类布线系统的流行,这种观念已经不再适用。因为六类布线系统在设备跳线和用户跳线部分容易出现瓶颈,而这正是永久链路和信道的根本区别。
因此,在工程验收中,建议采用信道模型测试。这是因为采用信道模型测试更贴近用户的使用场景,用户最终使用的布线系统是搭配上设备跳线和用户跳线构成整个完整的网络来使用的。如果在工程验收中只测试了永久链路模型,而忽略了信道模型,那么这往往会给整个系统留下隐患,甚至直接造成网络故障
举个例子,某大楼的六类综合布线工程竣工后,监理方要求检测人员用永久链路模型检测链路,结果通过了。但后来甲方要求测试人员用信道模式再测试一遍,结果信息点全部失败。经过现场检测发现,原来测试失败的当天测试人员用了两根性能不合格的六类跳线。
由此可见,跳线容易成为整个布线系统的瓶颈。特别是在六类布线系统中,接插件的匹配兼容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布线系统的性能,TCL-Legrand综合布线在六类系统产品的推出时就对六类跳线的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检测进行严格把关。
综上所述,在综合布线工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模型。在布线系统性能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跳线作为一个关键的接插件不容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布线系统的信道性能。在综合布线中有两个测试模型——永久链路和信道用来测试水平链路的性能,也就是通常工程验收中采用最多的两种测试方式。这两种模型有其各自的特点,直接影响着工程验收的绩效。因此,笔者就永久链路和信道进行分析和对比。

  根据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中对信道的定义:连接两个应用设备的端到端的传输通道。信道包括设备电缆、设备光缆和工作区电缆、工作区光缆,其组成结构见图1。

综合布线测试:永久链路与信道模型全面解析

  永久链路的定义:信息点与楼层配线设备之间的传输线路。它不包括工作区缆线和连接楼层配线设备的设备缆线、跳线,但可以包括一个CP链路,其组成结构见图2。
根据上面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信道与永久链路的明显区别是信道包括设备跳线、设备光跳线和工作区的用户跳线、工作区的用户光跳线,而永久链路则不包括。这个区别导致了采用两种模型的测试参数的不相同,详见由GB/T50311-2007中提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下表可见,测试中的主要参数在两种模型中的比较,永久链路的要求明显比信道要严格,参数要求更苛刻。但并不能单一地理解为在工程验收中只能采用永久链路模型测试,信道模型测试就可以省略了。

  在超五类布线系统盛行的时代,行业内基本的认定是:链路通过了永久链路(超五类时代叫基本链路,六类推出后被永久链路取代)模型测试,再进行信道测试必定通过,而通过信道模型测试的链路,再进行永久链路模型测试则不一定通过。这个说法在超五类时代几乎是工程验收中的“潜规则”,这说明链路测试就应该采用永久链路模型测试,信道测试可以忽略。这里值得提出的是该观念给行业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直到六类布线系统流行的今天,部分工程监理或者工程甲方人员在工程验收中还是以永久链路模型为测试的依据,完全丢弃了信道。但是,这个观点在六类时代并不适用,主要是六类在设备跳线和用户跳线这部分容易出现瓶颈。而设备跳线和用户跳线这部分就是永久链路和信道的根本区别,这就导致了采用永久链路模型测试通过,再用信道模型测试就不一定能通过的情况发生。

  那么,工程验收中宜采用的模型测试是信道模型测试,因为采用信道模型测试是最贴近用户的一种模型,用户最终使用的布线系统是搭配上设备跳线和用户跳线构成整个完整的网络来使用的,如果在工程验收中,只给测试了永久链路模型,不顾及信道模型也就是忽略设备跳线和用户跳线,这往往会给整个系统留下隐患,甚至直接造成网络故障,所以在现今的综合布线工程中建议采用信道模型进行验收检测,应该摒弃超五类时代那种旧的观念。

  在实际的工程验收检测中,笔者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实例,某大楼的六类综合布线工程(采用全系列的TCL-Legrand综合布线产品)竣工后,在验收阶段监理方要求检测人员用永久链路模型检测链路,检测结果通过了。但该工程是六类布线工程,要求比较高,甲方又找来测试人员用信道模式再测试了一遍,测试的信息点结果全部失败,此时经过现场检测发现,原来测试失败的当天测试人员用了两根性能不合格的六类跳线,结果就大相径庭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特别是在六类系统中需要强调兼容性,就是要求接插件的匹配兼容,如果在一个永久链路模型测试通过后的六类布线工程,最终用户搭配一些性能不合格的六类跳线作为设备跳线和用户跳线来使用,最终将会导致该六类布线工程不符合六类的使用标准。

  综上所述,跳线容易成为整个布线系统的瓶颈,针对六类系统对跳线的严格要求,TCL-Legrand综合布线在六类系统产品的推出时就对六类跳线的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检测进行严格把关,首先是原材料方面采用多股软线作能够保证成品跳线良好的弯曲性能,生产工艺方面采用专用水晶头保证完整入绞以及灌胶工艺,这都给跳线带来稳定的性能,特别是六类跳线检测方面,通过美国Fluke公司专业网络测试仪器搭配专用的跳线适配器进行了100%检测合格入库,保证出厂的每根六类跳线都能够为用户提供最好的连接接入以及信道性能,这在大部分的厂商很难做到。有了这一系列的保证,TCL-Legrand综合布线的六类跳线搭配六类线缆以及其它接插件构成的六类布线系统才能给用户一个性能优良的六类布线系统(见图3)。
 
  因此,在选择综合布线检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两个测试模型——永久链路和信道时,应该在维护用户使用的前提下,采用更适合的模型进行验收检测,不能墨守成规地采用老观念进行检测。特别提出的是在布线系统性能不断提高情况下,跳线作为一个关键的接插件不容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布线系统的信道性能。

 

在线咨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汇鑫科服|一站式ICT服务商 » 综合布线测试:永久链路与信道模型全面解析

综合布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