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在光传输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长飞、华为等企业助力中国移动研究院成功完成了1100公里800G光传输测试,标志着我国在大容量、长距离光传输技术研究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此次测试中,华为提供的800G可调超高速模块与长飞公司的远贝超强超低衰减大有效面积G.654.E光纤发挥了关键作用。
800G光传输在商用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方案不确定、产业链不完善、核心器件难以实现等。然而,随着5G无线业务、家庭宽带业务和集团客户业务的迅猛发展,骨干传送网带宽在未来五年内将呈现年增长率接近20%的持续增长。因此,提升光传输速度和容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国移动研究院一直走在光传送领域的前列,积极协同产业链,从物理信道损伤补偿、光算法补偿光器件损伤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提升传输性能。在此次800G长距离传输技术研究和系统方案设计中,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华为和长飞公司,成功实现了1100公里的800G光传输。
华为的800G可调超高速模块在此次测试中表现出色,其具备以下三大能力:支持200G-800G速率灵活调节,单纤容量达到48T,传输距离相比业界提升20%。此外,该模块还基于华为信道匹配算法,有效提升了传输性能。
此次800G长距离传输测试的成功,为我国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光通信行业将更好地满足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需求,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传统的基于简单或低阶调制技术+EDFA放大+G.652光纤的光通信系统已不能满足400G以上大容量长距离系统发展要求。
长飞、华为助力中国移动研究院完成1100公里800G光传输测试。大容量、长距离光传输技术研究领域有新突破!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公司”, 股票代码:601869.SH、06869.HK)共同验证800G系统1100公里传输。
800G光传输
当前800G光传输的商用仍存在方案不确定,产业链不完善,高波特率带宽的调制器、超高速采样率的接收机等核心器件难以实现等问题。
随着5G无线业务、家庭宽带业务和集团客户业务迅猛发展,骨干传送网带宽未来五年将呈现年增长率接近20%的持续增长。
在光传送领域,中国移动一直走在前列,中国移动研究院积极协同产业链,从物理信道损伤补偿、光算法补偿光器件损伤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提升传输性能,并综合考虑设备能力与新型光纤的适配,不同传输距离下最佳入纤功率的设定,以获取极限传输距离。
尤其是对大容量传输技术,中国移动保持高度关注,积极开展800G的技术研究和产业推进,以打造技术先进的超高速传输基础设施,支撑千兆光网国家战略的落地。
此次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华为和长飞公司开展800G长距离传输技术研究和系统方案设计。
试验系统采用了华为的800G可调超高速模块和长飞公司的远贝 超强超低衰减大有效面积G.654.E光纤。
有意思的是,发布于2020年2月26日华为的800G可调超高速模块亦是业界首款800G可调超高速光模块。
华为的800G可调超高速模块具备以下三大能力:
● 支持200G-800G速率灵活调节,帮助用户适配多种应用场景,并实现面向未来10年的平滑演进。
● 单纤容量达到48T,对比业界方案高出40%,这个传输容量意味着完成100部全4k版本电影的下载,仅需要1秒钟。
● 基于华为信道匹配算法,传输距离相比业界提升20%。
被应用于全系列的华为OptiXtrans光传送产品中,华为800G光模块涵盖城域传输、数据中心互联、骨干传输、等多种应用场景,大幅提升光网络的传输性能,进一步降低单比特传输成本。
依托信道匹配整形(Channel-Matched Shaping,CMS)技术,800G模块可支持C波段48T的单纤传输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