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光缆敷设全过程详解:快速掌握布线技巧

光缆作为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装和维护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光缆安装和布放的基本注意事项,以确保光缆系统的稳定运行
首先,光缆的弯曲半径至关重要。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应不小于20倍。这是为了防止光缆在受力时产生损坏,保证其传输性能。
其次,布放光缆时,牵引力也有严格规定。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牵引时应将主要力量施加在光缆的加强件上,以避免对光缆本身造成损伤。
光缆的牵引端头是连接牵引索和光缆的关键部件。它可以预制或现场制作,直埋或水底铠装光缆可作网套或牵引端头。同时,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光缆扭转损伤,应在牵引端头与牵引索之间加入转环。
布放光缆时,应保持光缆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避免出现扭转、打小圈、浪涌等现象。机械牵引时,根据牵引长度、地形条件、牵引张力等因素,选择集中牵引、中间辅助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机械牵引用的牵引机,其牵引速度调节范围应在0~20m/min,调节方式应为无级调速。牵引张力可调节,并具有自动停机性能,当牵引力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发出告警并停止牵引。
布放光缆时,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牵引过程中应有良好联络手段。禁止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作业。
光缆布放完毕后,应检查光纤是否良好,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在管道光缆敷设前,应作好核对光缆占用的管孔位置、确保光缆弯曲半径、清刷管孔等准备工作
在直埋光缆敷设过程中,光缆的埋深应符合规定,与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距离也应符合要求。直埋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缆外皮是否有破损,并检查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
此外,架空光缆的布放和吊挂也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光缆的垂度应慎重取定,布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根杆上预留,并进行统一调整。
局内光缆的布放,由于路由复杂,宜采用人工布放方式。布放时应保持光缆呈松弛状态,严禁出现打小圈和死弯。同时,局内光缆应作标志,便于识别。
总之,光缆的安装和布放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光缆系统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1  一般规定
    (1)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
    (2)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主要牵引应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
    (3)光缆牵引端头可以预制也可以现场制作。直埋或水底铠装光缆,可作网套或牵引端头。
    (4)为防止在牵引过程中扭转损伤光缆,牵引端头与牵引索之间应加入转环。
    (5)布放光缆时,光缆必须由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形。光缆布放过程中应无扭转,严禁打小圈、浪涌等现象发生。
    (6) 光缆布放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牵引长度、地形条件、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中间辅助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7) 机械牵引用的牵引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    牵引速度调节范围应在0~20m/min,调节方式应为无级调速;
•    牵引张力可以调节,并具有自动停机性能,即当牵引力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发出告警并停止牵引。 
    (8)布放光缆,必须严密组织并有专人指挥。牵引过程中应有良好联络手段。禁止未经训练的人员上岗和无联络工具的情况下作业。
    (9) 光缆布放完毕,应检查光纤是否良好。光缆端头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
2  管道光缆
    (1)管道光缆敷设前应作好下列准备。
•    按设计核对光缆占用的管孔位置;
•    在同路由上选用的孔位不宜改变,如变动或拐弯时,应满足光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    所用管孔必须清刷干净。 
    (2) 人工布放光缆时每个人孔应有人值守;机械布放光缆时拐弯人孔应有人值守。
    (3) 光缆穿入管孔或管道拐弯或有交叉时,应采用导引装置或喇叭口保护管,不得损伤光缆外护层。根据需要可在光缆周围涂中性润滑剂。
    (4) 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大于1000m。超长时应采取8字分段牵引或中间加辅助牵引。
    (5) 光缆布放后,应由专人统一指挥,逐个人孔地将光缆放置在规定的托板上,并应留适当余量避免光缆绷得太紧。
    (6)接头所在人孔的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表中的规定;设计要求作特殊预留的光缆绷得太紧。
    (7)管道光缆的保护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    人孔内的光缆可采用蛇形软管(或软塑料管)保护并绑扎在电缆托板上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
•    管口应采取堵口措施
•    人孔内的光缆应有识别标志;
•    严寒地区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冻措施,防止光缆损伤。

 塑料子管道的布放方法基本上与光缆布放相同,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    布放两根以上无色标的子管时,在端头应做好标志;
•    布放塑料子管道的环境温度应在-5oC~+35oC间;
•    连续布放塑料子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300m;
•    牵引子管的最大拉力,不应超过管材的抗张强度,牵引速度要求均匀;
•    子管在人孔中的余长应符合设计要求;
•    穿放塑料子管的管孔,应安装塑料管堵头(也可采用其他方法),以固定子管;
•    子管在管道中间不得有接头;
•    管布放完毕,应将管口作临时堵塞;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必须在管端安装堵塞(帽)。 
3  直埋光缆
(1)光缆的埋深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直埋光缆埋深表

光缆敷设全过程详解:快速掌握布线技巧

敷设地段或土质 埋深(m) 备注
普通土(硬土) ≥1.2  
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 ≥1.0  
全石质 ≥0.8 从沟底加垫付10cm细土的上面算起
流砂 ≥0.8  
市郊、村镇 ≥1.2  
市区人行道 ≥1.0  
穿越铁路、公路 ≥1.2 距道碴底或路面
沟、渠、水塘 ≥1.2  
农田排水沟(沟宽1m以内) ≥0.8  

 (2)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距离,应符合规定要求。
    (3) 同沟敷设的光缆,不得交叉、重叠,宜采用分别牵引同时布放的方式。
    (4)直埋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    光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规定,沟底应平整无碎石;石质、半石质沟底应铺10cm厚的细土或沙土;
•     机械牵引时,应采用地滑轮;
•    人工抬放时,光缆不应出现小于规定曲率半径的弯曲以及拖地、牵引过紧等现象;
•    光缆必须平放于沟底,不得腾空和拱起;
•    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的斜坡上时,宜采用“S”形敷设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
•    布放过程中或布放后,应及时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应立即修复;直埋光缆敷设后应检查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
•    光缆中光纤及铜导线必须经检查确认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后,方可全沟回土。 
    (5)光缆沟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先回填15cm厚的碎土或细土,严禁将石块、砖头、冻土等推入沟内,并应人工踏平;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cm。
    (6) 埋式光缆的防护措施应按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    光缆线路穿越铁道以及不开挖路面的公路时,采取顶管方式。顶管应保持平直,钢管规格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破土的位置可以采取埋管保护,顶管或埋保护管时管口应做堵塞。
•    光缆线路穿越机耕路、农村大道以及市区、居民区或易动土地段时,应按设计要求的保护方法施工。在光缆上方铺红砖时,应先覆盖20cm厚碎土再竖铺红砖,同沟敷设两条光缆应横铺红砖。
•    光缆线路穿越有疏竣和挖泥取肥的沟、渠、塘时,在光缆上方应覆盖水泥板或水泥沙袋保护。
•    光缆穿越0.8m以上(含0.8m在内)的沟坎、梯田时应作护坡,护坡方式按设计要求。穿越0.8m以下的沟坎时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均不做护坡,但必须分层夯实恢复原状。
•    光缆线路穿越白蚁活动区域应按规定作防蚁处理。
•    光缆线路的防雷措施,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采用防雷排流线时,应在光缆上方30cm处敷设单根或双根排流线;当回填土后因故又挖出光缆重新敷设时,必须严格检查排流线是否位于光缆上方,严禁出现颠倒现象。
•    特殊地段标志带的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7) 接头点的预留光缆应妥善地置于接头坑中,端头必须做密封防潮处理,防止光缆浸水或人为损伤。
    (8)光缆线路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    光缆接头、光缆拐弯点、排流线起止点、同沟敷设光缆的起止点、光缆特殊预留点、与其它缆线交越点、穿越障碍物地点以及直线段市区每隔200m,郊区和长途每隔250m处均应设置普通标石。
•    需要监测光缆内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位的接头点均应设置监测标石。
•    有可以利用的标志时,可用固定标志代替标石。
•    标石埋深60cm,出土40cm,标石周围土壤应夯实。
•    普通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接头处的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标石有字的一面应面向光缆接头。转弯处的标石应埋设在光缆线路转弯的交点上,标石朝向光缆弯角较小的一面。当光缆沿公路敷设间距不大于100m时,标石可朝向公路。
•    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规格有两种:一般地区使用短标石,规格应为100×14×14cm;土质松软及斜坡地区用长标石,规格为150×14×14cm。
•    标石编号为白底红(或黑)漆正楷字,字体端正,表面整洁。编号应根据传输方向,自A端至B端方向编排。一般以一个中继段为独立编号单位4  
   4  架空光缆
    (1) 架空光缆垂度的取定应十分慎重,要考虑光缆架设过程中和架设后受到最大负载时产生的伸长率应小于0.2%。工程中应根据光缆结构及架挂方式计算架空光缆垂度,并应核算光缆伸长率,使取定的光缆垂度能保证光缆的伸长率不超过规定值。
    (2)架空光缆的布放应通过滑轮牵引,布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
    (3)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超重负荷区布放吊挂式架空光缆应在每根杆上作预留,轻负荷区应每3~5杆档作一处预留。光缆经十字吊线或丁字吊线处亦应安装保护管。
    (4)吊挂式架空光缆布放后应统一调整。光缆挂钩的卡挂间距为50cm,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厘米。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应一致,挂钩托板齐全。
(5) 架空光缆防强电、防雷措施应符合设计规定。吊挂式架空光缆与电力线交越时,应采用胶管或竹片将钢绞线作绝缘处理。光缆与树木接触部位,应用胶管或蛇形管保护。
 5 局内光缆
    (1)局内光缆一般从局前人孔经地下进线室引至光端机。由于路由复杂,宜采用人工布放方式。布放时上下楼道及每个拐弯处应设专人,按统一指挥牵引,牵引中保持光缆呈松弛状态,严禁出现打小圈和死弯。
    (2)局内光缆应作标志,以便识别。
    (3)  光缆在进线室内应选择安全的位置,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 光缆经由走线架、拐弯点(前、后)应予绑扎。上下走道或爬墙的绑扎部位,应垫胶管,避免光缆受侧压。
    (5)按规定预留在端机侧的光缆,可以留在光端机室或电缆进线室。有特殊要求预留的光缆,应按设计要求留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汇鑫科服|一站式ICT服务商 » 光缆敷设全过程详解:快速掌握布线技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