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100G DWDM系统OSNR提升优化技巧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B2B OSNR。B2B OSNR,即Between Boarder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指的是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经过两块边界板(如光纤放大器、光开关等)后的信号与噪声的比例。这个比例直接关系到传输质量,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通信领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传输速率不断提高,B2B OSNR的优化变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几个优化B2B OSNR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带宽,是现代通信系统的首选。根据传输距离带宽需求,合理选择光纤类型,可以有效提升B2B OSNR。
2. 优化光模块设计。光模块是光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B2B OSNR。在设计光模块时,应关注以下方面:降低光模块功耗、提高光模块可靠性、减小光模块尺寸等。
3. 优化线路布局。合理规划线路布局,减少光纤弯曲、接头、衰减等损耗,可以有效提升B2B OSNR。
4. 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调制技术相继问世,如PDM-QPSK、DP-QPSK等。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可以提高信号传输速率,降低信号与噪声的比例,从而提升B2B OSNR。
5. 优化光纤放大器。光纤放大器在光通信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光纤放大器的设计,如降低噪声系数、提高增益平坦度等,可以有效提升B2B OSNR。
6. 优化信号处理算法。信号处理算法在光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如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编解码算法,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升B2B OSNR。
总之,B2B OSNR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B2B OSNR的优化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更可靠的通信服务。

  首先,在不增加额外速率开销的情况下,通过本振提升技术使得B2BOSNR与复杂算法SD-FEC性能接近。其次,基于100G技术天生对DGD和色度色散不敏感,可将Q 裕量从40G的3-3.5db 下降到2-2.5db,优化后的100G ONSR门限完全与40G相同。第三,SD-FEC通过提升20%线路冗余可提升OSNR预算1.3 db,SD-FEC算法复杂对硬件实时处理的要求很高,软判决和硬判决不是取代关系而是配合关系。最后,论证了芯片技术是商用SD-FEC的关键,阿尔卡特朗讯也在2012年Q1发布了基于400G技术的高性能处理芯片。

100G DWDM系统OSNR提升优化技巧解析

  2009年以来40G DWDM已开始在中国规模部署,随着宽带中国、网络提速等战略的实施,发达省份的骨干传输带宽资源已几乎在这快速发展的3年中而消耗殆尽,部分运营商在第二平面建设方案是基于40G技术还是100G DWDM技术而举棋不定。2010年6月IEEE、ITU-T、OIF分别关于100G接口、映射、传送等标准的定稿加快了100G整个产业链成熟,2011年欧美运营商在云计算IDC互联、移动互联网等业务的驱动下规模部署100G技术,毫无疑问为100G的商用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2012年Q1伊始,国内三大运营商分别启动详细的实验室和现网测试,业界也逐步将注意力从为什么建设100G转移到怎么建设100G。OSNR,这个DWDM系统最典型也最复杂的指标,也继PDM-DPSK码型归于统一之后成为新的热点。

  虽然从40G到100G速率提升2.5倍,频谱效率要从0.8Bit/HZ上升到2Bit/HZ,但从工程设站的角度,具备机房条件的物理站址是不随线路速率而变化的。在相同调制格式下100G要比40G的OSNR门限要提升3.8-4DB,OIF建议通过统一100G码型为PDM-QPSK并辅以四相位相干接收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40G DWDM系统的国标根据不同的码型OSNR门限分别在18或19DB,所以设备制造商也均按照这个数字来优化各自的100G特性。与40G各种型来差分应用场景不同的是,统一码型和统一调整方式的100G DWDM留给厂商进行各自优化的空间并不大,只有接收侧的AD高速数模转换、DSP的软件算法以及FEC编解码深度。与工程设计相关的显性指标,就体现在背靠背OSNR(BOL和EOL)、OSNR和系统代价、FEC纠错能力、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补偿值上。

  一、B2B OSNR的优化

  工程实践往往和实验室测试有较大差距。在建议的1dbm的发送功率下,第一代100G系统的B2B仿真数据维持15-16db.在7% 线路开销的112Gbit/s PDM-QPSK相干系统中,在误码率为2E-3这个阈值下,B2B OSNR性能的离线数据最佳结果为14.78DB。也有厂商离线测试结果在15-16 db,可作为最裂数据。由于仿真系统一般采用计算机阵列的离线处理,一般认为商用系统上性能会比仿真结果大1.5DB。原因在于离线处理为获取最佳的B2B OSNR性能而忽略考虑算法本身的复杂度,但是在线DWDM处理系统必须考虑算法复杂度限制,性能必然有所劣化。基于以上仿真结果,即使退而使用15-16db的指标,其与40G 系统的背靠背门限分别为13DB或14.5DB不小的差距,这个结果一度让运营商在使用100G与否的决策上彷徨,也让技术专家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20%开销但可提升B2B 门限约1-2 db的SD-FEC上来,认为其是商用系统不可偏离关键技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汇鑫科服|一站式ICT服务商 » 100G DWDM系统OSNR提升优化技巧解析

100G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