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10G LTE光模块传输性能提升:高回损接收方案解析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球数据流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在此背景下,以4G技术为龙头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引发信息产业的革命。与此同时,TD-LTE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4G技术,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TD-LTE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产业链的成熟。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万的TD-LTE用户,并有40余家运营商公布了明确的TD-LTE商用计划。在终端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已推出166款终端支持TD-LTE,整个TD产业链已然成熟,为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TD-LTE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光模块产品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光模块作为网络通信的关键部件,其技术水平的提升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上光模块产品主要有6G和10G的SFP+光模块,而急增的市场需求及成熟的产业链使得光模块产品技术不断创新。
在LTE 10G光模块接收技术方面,业内存在两种解决方案:高回损接收方案和常规接收方案。这两种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模块中接收器件的光回损设计上。
常规接收方案在LC连接器插入接收器件后,其平端面与器件内的PIN管芯之间空气间隙,而且在光纤中传输的光绝大部分垂直于平端面。当它们发生反射时,反射光将会全部在纤芯中回传。根据Rf=(nf-1)2/(nf+1)2公式计算,当光纤材料折射率nf=1.47时,得Rf=3.6%(-14.4dB)。虽然光纤端面经过研磨及抛光后,会在光纤端面产生一变质薄层,其折射率约为1.6,高于光纤纤芯的折射率,此时,Rf=5.3%(-12.7dB),即回损为-12.7dB,与10G以太网的下限标准-12dB很接近,几乎没有余量。
与常规接收方案相比,高回损接收方案在LC连接器与PIN管芯之间增加了一个斜角度陶瓷插针。插针斜端面与光纤芯轴不成直角,虽然也存在空气间隙,但经过斜端面反射后的发射光在光纤中的传播角度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因此,从插针斜端面反射回来的光,不会在纤芯中传播,而是全部通过包层发生耗散,并最终泄漏出去。以斜8°插针为例,根据回损实测数据统计,普遍优于-27dB。因此,在光回损指标上,常规接收方案远不及高回损接收方案。
总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TD-LTE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产业链的推动下,光模块产品技术不断创新,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应用的日新月异,智能终端持有量的爆炸式增长,带动了全球数据流量的大幅增长,以4G为龙头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带来信息产业新的革命。

10G LTE光模块传输性能提升:高回损接收方案解析

  截至2013年3月19日,全球累计商用LTE网络为156张。另有40余家运营商公布了明确的TD-LTE商用计划。全球TD-LTE用户数已突破200万。终端方面,截止到今年3月底,全球已推出166款终端支持TD-LTE。整个TD产业链已然成熟,面对市场开始了最终的发力。

  中国移动LTE建设中的模块主要是6G和10G的SFP+光模块,急增的市场需求以及成熟的产业链使光模块产品技术也不断创新,同时也将成本的压力从运营商通过设备商传导到了光模块厂商。关于LTE 10G光模块接收技术,目前业内存在两种解决方案:高回损接收方案和常规接收方案,这两种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模块中接收器件的光回损设计上。

  对于常规接收方案,LC连接器插入接收器件后,其平端面与器件内的PIN管芯之间空气间隙,而且在光纤中传输的光绝大部分垂直于平端面,当它们发生反射时,反射光将会全部在纤芯中回传,通常回传的反射率可以通过Rf=(nf-1)2/(nf+1)2来计算,nf为光纤材料折射率,取nf=1.47,得Rf=3.6%(-14.4dB),另有研究认为,光纤端面经过研磨及抛光后,会在光纤端面产生一变质薄层.其折射率约为1.6,高于光纤纤芯的折射率,此时,Rf=5.3%(-12.7dB),即回损为-12.7dB,与10G以太网的下限标准-12dB很接近,几乎没有余量。

  与常规接收方案相比,高回损接收方案在LC连接器与PIN管芯之间增加了一个斜角度陶瓷插针,如下图2所示。插针斜端面与光纤芯轴不成直角,虽然也存在空气间隙,但经过斜端面反射后的发射光在光纤中的传播角度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因此,从插针斜端面反射回来的光,不会在纤芯中传播,而是全部通过包层发生耗散,并最终泄漏出去,以斜8°插针为例,根据回损实测数据统计,普遍优于-27dB。因此,在光回损指标上,常规接收方案远不及高回损接收方案。

图1  常规接收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 高回损接收器件结构示意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汇鑫科服|一站式ICT服务商 » 10G LTE光模块传输性能提升:高回损接收方案解析

移动互联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