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电梯参数与尺寸:轿厢、井道、机房型式详解

在日常生活中,电梯作为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了解电梯的分类及其相关参数,对于我们选择和使用电梯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电梯的类别。一类电梯主要运送乘客,适用于住宅楼等场所;二类电梯不仅运送乘客,还能运送货物,更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场所;三类电梯专为运送病床设计,常见于医院等医疗场所;四类电梯用于运送有人伴随的货物;五类则为杂物电梯,适用于运送不重要的物品。
电梯的主参数包括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载重量是指电梯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常见的有320kg、400kg、630kg、800kg、1000kg、1250kg、1600kg、2000kg、2500kg等;速度则是电梯运行时的最高速度,常见的有0.63m/s、1.00m/s、1.60m/s、2.50m/s等。
为了方便残疾人士出行,各种类型的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轮椅进入的电梯。此外,住宅电梯的轿厢设计也需满足特定要求,如320kg和400kg的电梯只能运送人,630kg的电梯能运送童车和轮椅,1000kg的电梯还能运送家具和可拆卸担架。
病床电梯则针对医院和疗养院的需求设计,其载重量通常为1600kg、2000kg或2500kg,以满足运送病床及医疗设备的需求。
在电梯井道的建设方面,井道水平尺寸需符合规定,允许一定的偏差值。同时,多台并列成排的电梯共用井道内部尺寸也有明确要求,包括总宽度、深度、底坑深度和顶层高度等。
在候梯厅的尺寸方面,不同类型的电梯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住宅楼用一类电梯的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轿厢深度,而服务于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m。
机房作为电梯的动力来源,其面积、宽度、深度和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类型的电梯,如非住宅楼用一类、二类、三类电梯,其机房尺寸需按照特定公式计算。
总之,了解电梯的分类、参数、轿厢规定、井道规定、候梯厅尺寸、机房尺寸等相关知识,对于我们选择、使用和维护电梯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确保我们的安全。
 1、电梯的类别定义为:

     一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二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三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

     一类、二类电梯与三类电梯的主要区别在于轿厢内的装饰。住宅楼用电梯与非住宅楼用电梯都是乘

       客电梯,住宅楼用电梯宜采用二类电梯

     四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五类杂物电梯

     因液压电梯已制定专门标准本标准取消原标准中液压电梯的相关内容

2、电梯的主参数:

     电梯的主参数是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320,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 kg

     额定速度:0.63,1.00,1.60,2.50 m/s

4、轿厢有关规定:

     在各种类型建筑物中,至少应配置一台能使残疾人乘轮椅进出的电梯,这类用于残疾人的电梯必须满足这种用途要求的各种条件(尺寸控制装置的位置等)并用符号表示。

5、住宅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320kg和400kg的电梯,轿厢只允许运送人.

     额定载重量为630kg的电梯,轿厢允许运送童车和残疾人员乘坐的轮椅.

     定载重量为1000kg的电梯,轿厢还能运送家具和手把可拆卸的担架.

6、病床电梯:

     额定载重量为1600kg和20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满足大部分疗养院和医院的需要.

     额定载重量为2500kg的电梯,轿厢应能将躺在病床上的人连同医疗救护设备一齐运送.

7、井道有关规定:

     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允许偏差值为:

     当高度小于等于30m的井道:0/+25mm;

     当高度大于30m小于60m的井道:0/+35mm;

     当高度大于60m小于90m的井道:0/+50mm。

     以上偏差仅适用于对重装置使用刚性金属导轨的电梯。

     如果电梯对重装置装有安全钳时,则根据需要,井道的宽度和深度尺寸允许适当增加。

8、多台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井道内部尺寸按下述规定:

     a)共用井道总宽度等于单梯井道宽度之和,再加上单梯井道之间的分界宽度之和.每个分界宽度最小按200mm计;

     b)共用井道各组成部分的深度与这些电梯单独安装时井道的深度相同;

     c)底坑深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d)顶层高度按群梯中速度最快的电梯确定.

9、相邻两层站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层门入口高2000mm时,为2450mm;

     层门入口高2100mm时,为2550mm.

10、候梯厅尺寸:

     电梯各层站的候梯厅深度,至少应保持在整个井道宽度范围内符合下列条款规定。这些尺寸没有考虑不乘电梯的人员在穿越层站时,对交通过道的要求。

     候梯厅深度是指沿轿厢深度方向测得的候梯厅墙与对面墙之间的距离。

11、住宅楼用一类电梯:

     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的轿厢深度。这类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可以并列成排布置。

     服务于残疾人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m。

12、非住宅用一类、二类、三类电梯:

     单台电梯和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单台电梯或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电梯,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5乘以最大的轿厢的深度。

     多台并列成排布置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4台。除三类电梯外,当电梯群为4台时,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2400mm。

     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最多台数为8台(4x2)。候梯厅深度不小于相对电梯的轿厢深度之和。除三类电梯之处,此距离不得大于4500mm。

13、机房面积:

     a)额定载重量相同的电梯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

     b)额定载重量不相同的两台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两台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c)额定载重量不同的两台以上电梯的共用机房最小地面面积,应等于各台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小地面面积之和,再加上最大电梯井道面积分别与其他各台电梯井道面积之差值;

14、机房宽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宽度,应等于共用井道的总宽度加上最大的一台电梯单独安装时所需的侧向延伸长度总和.

15、机房深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深度,应等于电梯单独安装所需最深井道的深度加上2100mm.

16、机房高度:多台电梯共用机房的最小高度,应等于其中最高机房的高度.

17、非住宅楼用一类电梯、二类电梯、类电梯机房尺寸:

     多台并列成排群控电梯的机房尺寸应按式(1)、(2)计算。

     总面积:S+0.9S(N-1).....................(1)

     最小宽度:R+(N-1)(C+200)..............(2)

     最小深度:T

     {S----单梯机房的地面面积,m2;R----单梯机房的最小宽度,mm;T----单梯机房的最小深度,mm;C----单梯井道深度,mm;N----单梯总台数。}

     多台面对面排列的群控电梯的机房尺寸按(3)、(4)式计算:

     总面积:S+0.9S(N1-1)....................(3)

     最小深度:R+(N1-1)/2 X(C+200).........(4)

     最小深度:2D加上对面排列的井道之间的距离

     {D----单梯井道深度;N1------电梯总台数为偶数,则N1=N/电梯总台数为奇数,则N1=N+1。}

     多台电梯机房的实际尺寸应确保机房地面面积至少等于公式(1)及(3)计算的机房总面积。

18、机房布置在井道上方时机房相对于井道或(共用井道)的横向伸出部分可取在井道左侧也可取在右侧。

19、单台电梯机房布置和并列成排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的后墙应与井道(或最深的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机房的两个侧墙之一应与井道(或共用井道)相对应的墙处在一条直线上。

     机房相对于井道深度方向的伸出部分应在候梯厅一侧。

20、面对面排列电梯的共用机房布置为:

     机房深度方向的伸长超出各井道后墙的距离,一般不大于0.5mm,并且与支撑曳引机的混凝土地面在一个水平面上。





电梯参数与尺寸:轿厢、井道、机房型式详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汇鑫科服|一站式ICT服务商 » 电梯参数与尺寸:轿厢、井道、机房型式详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