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对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和建筑物使用性质进行全面了解。这包括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确定各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在进行防雷设计时,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地理位置、气候和形状等因素,确定其防雷类别。防雷类别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每类都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
一类防雷建筑物通常是指那些制造、使用或储存大量爆炸物质,或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例如,制造炸药、火药、起爆药或火工品的建筑物,以及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二类防雷建筑物则包括那些虽然制造、使用或储存爆炸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者不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的建筑物。此外,还包括具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和具有爆炸危险的露天建筑物。
三类防雷建筑物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如石油化工设施、煤炭加工厂等。
为了防止直击雷,建筑物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这包括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此外,还需对电源和通信线路进行保护,例如使用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并在入户端安装避雷器。
防感应雷和防静电也是防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需将电源和通信线路用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安装避雷器。同时,建筑物内所有金属物都应进行防静电接地,并进行等电位连接。
在接地装置的设计和施工中,我们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了解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数量和布局,并详细记录。接地装置的设计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地电阻的测量是防雷工程的重要环节。根据《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的规定,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10Ω。
最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各项检测读数和计算结果。这些数据应保留一位小数,并按照GB817—87文件进行修约。
总之,防雷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只有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测前检查
1.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可能性及其后
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
2.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
二、防直击雷
1.依据建(构)筑物的使用性质、地理位置、气候、建(构)筑物形状等确定该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
(1)一类防雷建筑物:
a、制造、使用或储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
b、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c、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
(2)二类防雷建筑物:
a、凡制造、使用或储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
b、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者;
c、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d、具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3)三类防雷建筑物:具有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2.建筑物必须有防直击雷措施并应符合各自防雷类别的要求,按《建筑物防雷装
置检测实施细则》第二条的方法进行检测。
三、防感应雷和防静电
1.电源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并在入户端安装避雷器。将金属铠装层、避雷器作电气连接并接地。采用接零保护的电源零线应重复接地。
2.建筑物内所有金属物应有防静电接地,并进行等电位连接。危险性建筑物内有可能积聚静电的非金属物应间接接地。
3.输送危险物品的各种室外架空管道,应每隔20—25m接地一次。平行敷设的管道,当净距小于100毫米时,在接地处管道之间应设跨接线。管道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管道进入危险性建筑物时,还应与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连接。
4.危险性建筑物的出入口,应有消除人体静电的接地装置。
四、接地装置
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
材料、规格、数量、布局,并作详细记录。
l、第一类防雷独立避雷针为单独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当接闪器安装在建筑物上时,防直击雷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闭合环形接地体。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m。
2.第二类、第三类防雷装置宜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Φ≥10mm)作为防雷接地装置,防直击雷地、电气设备接地、弱电设备接地、防雷电感应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m。3.人工接地体包括人工水平接地体和人工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0.5m,垂直接地体长度为2.0一2.5m,间距为5.0m。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
接地体材料:
五、接地电阻的测量
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接地电阻值≤10Ω。
六、计算保护范围
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七、数据的处理
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GB817—87文件修约。
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