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PS在关键领域中的应用
UPS在以下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通信系统:确保通信设备在停电情况下正常工作,保障通信畅通无阻。 2. 金融系统:保障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ATM、POS等设备稳定运行,保障资金安全。 3. 工业自动化系统:为生产线提供稳定电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多媒体数据中心(MDC):为高速互联网提供可靠电力保障,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5. 其他重要负载系统:如医疗设备、数据中心等对电力要求极高的场合。
二、UPS解决方案的特点
1. 高可用性:采用双总线(N+1)系统,有效解决UPS系统的可维护性问题。 2. 高可靠性:降低供电系统故障风险,为关键负载提供可靠电源保护。 3. 高容错功能:无“瓶颈故障”点,保障整个UPS供电系统稳定运行。 4. 高抗干扰性:消除电源干扰,保证供电质量。
三、双总线(N+1)方案概述
IDC和MDC作为高速互联网的调控中心,对信息资源的处理速度要求极高。为确保其稳定运行,UPS系统必须具备高度容错功能。以下是双总线(N+1)方案的基本组成:
1. 双总线输入供电系统:由市电输入电源、备用发电机组、自动切换控制柜、输入配电柜组成。 2. 双总线输出配电系统:由N+1型UPS冗余供电系统、输出配电柜、负载自动切换开关组成。
四、高可靠性分析
为满足IDC机房全天候运行的需求,UPS产品需具备极高的可靠性。N+1型UPS冗余并机供电系统是消除单点“瓶颈”故障的最佳方案。该系统将多台UPS单机并联输出,提高供电可靠性。
五、选配同IDC的集中监控系统
为确保UPS供电系统的可管理性,应选择兼容性好的UPS冗余供电系统。通过配置通信接口和集中监控软件,实现对UPS系统、机房环境和IT设备的实时监控。
总之,UPS在关键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解决方案具有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容错功能和高抗干扰性等特点。在数据中心和重要负载系统中,采用合适的UPS解决方案,能够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为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保驾护航。· 应用领域: ■通信系统; ■金融系统; ■工业自动化系统;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 ■多媒体数据中心(MDC); ■其他重要负载系统。 ·方案特点: ■具有高可用性:双总线(N+1)系统能完善地解决UPS系统的可维护性问题; ■具有高可靠性:降低了供电系统输入、输出部分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为关键负载提供可靠电源保护; ■具有高容错功能:没有“瓶颈故障”点,即在整个UPS供电系统中,在任何节点均不存在瓶颈故障隐患; ■具有高抗干扰性:保证无论来自市电或UPS供电本身的“电源干扰”尽可能地被消除,包括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 · 双总线(N+1 )方案概述: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和多媒体数据中心(MDC)是高速互联网的调控中心。用户对它们所承担的对信息资源(数据、语音和图像信息)的远程处理、存储和转送的“时效性”要求极高。哪怕是仅几秒钟的“停机”均会给整个互联网的安全运行和用户的生产经营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严重瘫痪。因此,IDC必须向用户提供365×24h连续不断的高速、安全和可靠的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为达此目的,从设计原则上讲,承担着向IDC机房供电任务的整个电源系统都必须采用具有高度“容错”功能的冗余式的供电方案,以确保无论是在市电电网出故障时或是在某台“双变换、在线式UPS电源”的逆变器发生故障时,还是在进行日常维护/检修操作时或因故致使保险丝烧毁/断路器开关“跳闸”时,互联设备均应由“在线式UPS”的逆变器电源来供电,而不应进入由普通的市电电源/应急备用发电机组经UPS的交流旁路来供电的状态。这是因为只有“在线式UPS”的逆变器电源才有可能向用户的负载提供同时具有稳压、无频率“突变”,无干扰和波形失真度极小的高质量正弦波电源。对于包括后备式UPS,在线互动式UPS在内的“非在线式UPS”来说,它们主要对输入电源的电压进行调整,对输入电压的频率波动,各种电源干扰和电压失真度并无“实质性”的改善。这就意味着,在整个供电系统中,不应存在单点“瓶颈”故障隐患。为此,应尽可能地配置具有高度“容错”功能的UPS冗余供电系统。也就是说,在这种UPS供电系统的运行中,即使遇到某些“部件”偶然发生“故障”时,整个UPS供电系统必须仍能正常工作。 根据当今UPS产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以选用具有“双总线输入”和“双总线输出”供电功能的UPS冗余供电系统为宜。它是由如下几部分供电系统所构成的: 1)双总线输入供电系统 双总线输入供电系统基本配置为:由市电输入电源+备用发电机组+“自动切换”控制柜+输入配电柜。自动切换控制系统时刻监视着各种输入电源的实时运行状态,并确保总是将其中最可靠的一路电源送到UPS的输入端。对于某些重要的IDC机房而言,其“应急发电机”电源实际上是一套由多台柴油发电机+发电机并机控制柜所组成的冗余式发电机供电系统。为确保后接的“N+1”型UPS冗余供电系统能绝对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高度重视位于上述冗余输入电源供电系统中的各种设备之间的“技术兼容性”和“切换参数”的正确设置。 2)双总线输出配电系统 为了消除可能出现在UPS并机系统输出端与用户端之间的“单点瓶颈”故障隐患,有必要配置UPS的双总线输出配电系统。其基本配置是由“N+1”型UPS冗余供电系统(优选“1+1”或“2+1”型并机供电方案)+输出配电柜+负载自动切换开关(LTS)所组成的UPS输出供电系统。对于某些要求极高的场所,还应配置由负载同步控制器(LBS)+两套“N+1”型UPS冗余供电系统所组成的具有极高“容错”功能的供电系统。鉴于目前在IDC机房中所用的服务器和磁盘阵列机等产品中有(30~50)%为采用“双电源输入供电”体制的产品,对于这些设备,可以直接将分别来自两套“N+1”型并机系统的电源连接到这种“双电源输入设备”的两个输入端上。对于采用“单电源输入供电”方式的关键负载,则是将分别来自两套“N+1”型并机系统的电源首先连接到“负载自动切换开关”(常见的是STS型的静态开关和SS型的快速切换开关)的两个输入端上,然后再将用户的关键设备连接到“负载自动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上。 · 双总线 N +1 系统 高可靠性分析 要想让互联网数据中心具有365×24h的“全天候”运行特性,对于向它提供电源的UPS产品的可靠性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这是因为对于可靠性仅达99.999%的UPS产品来说,它在一年中可能造成的互联网的停机时间长达316s,即使将UPS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到99.999999%,在一年中可能造成的停机时间仍有320ms之长。对于IDC机房而言,如果真的发生长达320ms的停机故障,它会带来很大的损失。这是因为当前多数计算机所允许的瞬间供电中断时间为10~18ms。否则,就会造成用户的网控操作系统或运行软件遭到破坏。因此,要想让IDC机房真正具备能提供365×24h的连续不间断的运行特性,绝不是当今的UPS产业可提供的UPS单机所能达到的。迄今为止,我们只能制造出故障率越来越低的UPS产品。然而,还制造不出“故障率为零”的UPS产品。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采用“N+1”型UPS冗余并机供电系统是消除单点“瓶颈”故障的最佳供电方案。它是在确保各台UPS单机的逆变器输出电压处于同幅度、同频率和同相位的条件下(出现在各种UPS单机之间的“环流”等于零),将“N+1”台具有相同输出功率的UPS单机置于并联输出状态来运行的供电系统。 为使UPS并机供电系统具有必要的“容错”功能,要求用户的最大负载量不应超过N台UPS单机的总输出功率。当UPS并机系统正常工作时,由“N+1”台UPS单机来平均分担负载电流。当某台UPS出故障时,发生故障的那台UPS通过执行“选择性跳闸”操作而自动脱机,此时,由剩下的N台UPS继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逆变器电源。 随着位于UPS冗余系统中的UPS单机数量的增加,它不但会造成整套UPS冗余并机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逐渐地下降,而且还会导致整套UPS冗余并机系统的“输出功率的余量”也逐渐地减小(这意味着:UPS并机系统的抗输出过载能力也在逐渐地降低)。因此,从应用技术的角度看,用户应尽量地选用最可靠的“1+1”型或“2+1”型UPS冗余供电系统。 · 选配同IDC的集中监控系统“兼容性”好的UPS冗余供电系统 为了满足信息网络对IDC和MDC机房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管理和远程集中监控的需求,从而提高对UPS供电系统的“可管理性”,对互联网数据中心来说,除本身应配置对它的所有IT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的网络管理系统之外,还应建立一套对“非IT设备”的集中监控体系,以便对诸如空调机、配电柜、电池组、发电机组、漏水警报、安全系统和消防系统等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分析。为此,要求所选用的UPS冗余供电系统应配置有如下通信接口: 1)在UPS上配置RS232/RS485接口,Modem或SNMP适配器; 2)用于显示UPS的工作状态/报警信息的“继电器干接点”型的输出通信接口; 3)“用户自定义”输入信号(门禁、烟雾、温度、湿度等报警信号)的“继电器干接点”型的输入通信接口; 4)对各种“非IT设备”配置必要的数据采集器; 5)配置相应的集中监控和管理软件包或通信协议。 利用上述的输入/输出通信接口和相应的电源管理软件或用户现有的网管集中监控系统,就可以组成所谓的智能化IDC和MDC机房的集中监控系统。在这样的网管系统中,可实现的主要调控功能有: 1)调阅在UPS的LED/LCD显示屏上所能观察到的UPS的实时运行参数(例如:输入/输出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及电池组的充放电电压/电流等参数); 2)“互联网数据中心”所用的各种“机房环境调控设备”的“运行大事记”(自各种设备开机以来,按时序排列的,曾出现过的故障/报警/用户所执行过的操作等信息); 3)万一发生故障时,执行网络广播报警(弹出报警窗口),电话或手机的自动拨号、自动传呼或发E-Mail等操作,以便通知值班人员及时到现场排除故障或维修; 4)对UPS的备用电池组执行可编程的电池容量“自测试”操作,如果发现电池的“实有容量(Ah)”偏低时,还应自动发出“电池需要更换”的预报警信号; 5)将“用户的自定义”报警信号(例如:温度/湿度、门禁、消防等报警信号)经UPS的输入通信接口被纳入IDC机房或智能化楼宇的统一的集中监控系统; 6)由IDC和MDC的主管当局所指定的人员,根据不同的授权权限,分级“重新调整”/设置各种相应设备的运行参数或执行远程的故障分析/诊断操作。 · 双总线(N+1 )方案图: 供电原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