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UP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再将直流电转换回交流电,从而为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这样一来,当市电发生波动或中断时,UPS能够立即切换到备用电池供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UPS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后备式UPS、在线式UPS和互动式UPS。后备式UPS在市电正常时只提供基本保护,而在市电中断时才切换到电池供电;在线式UPS则始终在转换过程,对电网供电进行“净化”,输出质量更高;互动式UPS则结合了在线式和后备式的优点。
UPS的关键性能参数包括负载功率、功率因数、效率、电池容量等。负载功率指UPS能支持的设备功率总和,功率因数指UPS从电网获取的有效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效率指UPS从外部吸收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而电池容量则决定了UPS的供电时间。
在维护保养方面,定期检查UPS的电池状态、清理UPS的散热风扇和电源线、检查输出波形等都非常重要。此外,合理设置UPS的负载功率、功率因数和效率,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以及关注UPS的输入频率范围和电流峰值系数,都是确保UPS稳定运行的关键。
除了上述基本知识,还有一些高级概念需要了解。例如,UPS的电池组容量对供电时间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合适容量和类型的电池非常重要。同时,了解不同类型的电池(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等)的特性,有助于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电池。
此外,为了更好地保护设备,UPS还配备了多种保护功能,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热保护等。这些功能可以有效防止UPS因过载、短路或过热而损坏。
总之,UPS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UPS的工作原理、类型、性能参数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UPS,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Ups:ups(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直译为不间断电源系统。作为电脑系统,特别是网络中的保护设备,它主要起到两个作用:其一是为电脑系统提供备用电源,目的是防止电网供电突然断电给电脑系统造成损害;其二是消除电网供电上的“污染”(包括浪涌、波动、脉冲、噪声等),使电脑中的电子部件免受摧毁性损坏。
在线式ups:在线(online)式ups突出特点是能对电网供电起到“净化”作用,并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及很强抗干扰能力,它的电源输出质量比后备式,也称为离线(offline)式ups要高很多。供电时间长也是它的优势之一。按照其发展历程又可细分为串连式ups和连线互动式ups两类。
串连式ups:串连式ups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ups,它与后备式ups最大之区别在于交流供电正常时它也同时工作。正因为有良好之稳定性及安全保护功能,因而更适应各种大型应用场合,其缺点是电路的设计结构复杂,维护难度大、售价较高。
连线互动式ups:连线互动式ups是在串连式ups基础上发展起来一种新技术。它在精密稳压、运行稳定性、智能化、安全保护等方面确有过人之处。尤其是对3000瓦以上的中、大容量ups,由于考虑到使用者多用于大型电脑系统和网络服务器中,因而在稳压上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安全保护更是应必备的功能。作为一种新型产品它正在稳步进入ups市场,只是受生产成本制约,短时间内还很难将串连式取而代之。
ups输出波形:按照其工作方式,ups主要有squarewave、stepwave、sinewave三种输出波形。现在普遍使用的是sinewave。
UPS负载功率:ups的负载功率是指以ups做供电电源,它能支持的设备功率之总和。只有设备功率之总和小于ups负载功率才能保证ups长期和稳定的工作。
ups功率因数:ups的功率因数包括输入功率因数和输出功率因数两部分。前者是将ups做负载从电网供电获取有效功率的情况;后者是将ups做电源向其它负载供电的输出功率情况。并非功率越大的ups提供的输出功率因数就越大。
ups的效率:ups从外部吸收功率与向负载输出功率两者之比值是ups的效率。效率只能说明ups本身消耗的功率,而不能反映功率因数的高低。
ups电池组:ups延时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组的容量。尤其是大容量电池组,它差不多要占到ups总体售价的1/4左右。就电池组自身而言,其故障导致ups不能正常工作的比例相当高,虽说维护难度不大,但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以太网络:一般局域网络常使用此种标准,藉以将计算机相连。
三相:标准的电力系统是三相电源,因为每一相均为正弦波且相位各差120度,而单相仅为三相中的某一相而已。
同步:ups所产生的输出正弦波电源与输入的交流电源均为正弦波,且二者需保持频率与相位一致。此即为同步。
同步转换器(SYCHRONOUS):是介于两个电源供应器与负载之间的一种转换器。
不同步转换器(ASYCHRONOUS):是不能够介于两个电源供应器与负载之间的一种转换器。
不断电电源系统ups:(UninterruptiblePowerSystem(orSupply))。其功能为保护贵重的仪器设备,延长紧急安全逃生设备之电力,避免电力中断或电力不稳的现象减短设备的寿命,防止电源的高突波危害与损坏设备等。
水线:在单相电源系统中,水线的功能为传导回馈的电流,与插座端与接地分配在同一个区域。而在台湾地区,只有水线与火线之分。
功率因子:这个数值通常介于0与1之间,而且其数值绝对不能大于1,它是W(实功率)与VA(虚功率)值之间的比数,而比数的高与低,比数越高则电器本身的效能越好,反之比数越低,则表示电器本身所消耗的能源越大,也就越耗电。
失真:其失真分为波形失真,电压失真、电流失真…等,不论是何种失真,皆以百分比来计算,其失真的大小与谐波、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子有关系。(可参考HARMONIC章节)
市电:亦即是我们通称的交流电(AC),交流电的成分包含:电压,电流,频率三种,其频率可分为50HZ(赫兹)与60HZ(赫兹)两种,电压分布,由100V~240V。在台湾使用的是60HZ/110V交流电。正常的交流电波形为正弦波形,但也有用阶梯波形组成类似正弦波,此种波形不适用于马达或电感性负载的设备。
交握:在计算机通讯中,两个装置在开始要通讯时,必须了解彼此的状况,以及所使用的方法,若是此二者的状况不符,则计算机会告知使用者相关之讯息。
共模:是指干扰噪声流通路径的一种方式,凡是来自电源火线(Hot)或水线(Neutral)而经由地线返回的噪声,称为共模噪声。
在线式不断电系统:即为ONLINEups,其主要电路架构有:突波吸收滤波电路,交流电转换直流电电路(AC/DC),直流电转换交流电电路(DC/AC),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旁路等五种。其动作方式:在市电正常时,市电经由突波吸收滤波电路→交流电转换直流电电路→直流电转换交流电电路→并转换交流电输出供应负载,并同时对电池充电;一旦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侦测到市电中断,则立即由电池放电→直流电转换交流电电路→并转换交流电输出供应负载使用。如果,微处理器控制电路侦测到ups故障,此时ups会藉由继电器(Relay)跳至旁路(Bypass),由市电供应负载电力,并发出声响告知使用者。
有效值:Root-Mean-Square(RMS)(或称均方根值)。在交流电或正弦波中,电压的有效值为0.707,此数据是依据正弦波电压与电流在1周期时所换算产生的能量峰值。位:在计算机数据当中,它是最小的单位,只有0与1的变化。字节:一个字节中,共有8个Bits(位)。串行端口:用于传输讯号的接头。(可参考RS-232,Transfer(Asynchronous))
硅垒增二极管:是以硅(SILICON)为主要材质所设计的二极管,硅垒增二极管与一般二极管不同的地方在于:当电压超过其所设计的额定电压时,此二极管会产生垒增效应(AvalancheEffect)而导通,因此硅垒增二极管常用做稳压二极管。
安时数(AH):反映电池容量大小的指标之一,其定义是按规定的电流进行放电的时间。相同电压的电池,安时数大的容量大;相同安时数的电池,电压高的容量大。通常以电压和安时数共同表示电池的容量,如12V/7AH、12V24AH、12V/65AH、12V/100AH。
避雷器:用来吸收雷击波的器件,工作原理是,雷击产生瞬间高电压进入电路,引起避雷器导通吸收雷击电流,将电路电压箝位在安全范围之内。可做为避雷器件的元件有多种,如压敏电阻、放电管等。注:雷击电压是大气与大地之间的高压放电,因此,避雷器要有良好的接地才能起作用。
保险丝:一种过热熔断型的小型器件,超载或负载短路时引起电流过大会烧断保险丝,保护电子设备不受过电流的伤害,也可避免电子设备因内部故障所引起的严重伤害。因此,每个保险丝上皆有额定规格,当电流超过额定规格时保险丝将会熔断。注:如使用的不是原厂所规定的同规格保险丝有可能造成机器故障,或是引起线路起火,危害自身的安全。最好是使用原厂所规定的同规格保险丝,既可保护设备也可保护确保人身安全。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由铁芯和线圈构成,可分为一次侧线圈与二次侧线圈两个部分,一次侧输入电压,二次侧就有感应电压输出,从而进行电能传递。二次侧可提供多种电压输出,有升压,降压功能,因此变压器在电路中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电压的电力需求。
稳压精度:指输出端电压的相对变化量,为一百分数,越小越好。当输入电压或负载发生变化时,ups的输出电压也会升高或降低,变化越小说明稳压精度越高。
无功功率:单位是VA,它不为负载所吸收,因此称为无功功率,它组成了视在功率的另一部分。降低无功功率有利于提高电网的利用率。
线压降:电流经过线路会由于线路阻抗产生损失,形成线压降。线压降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与线路的截面积成反比。
备用电源系统:原主要指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等等,这些在早期ups未出现时,在市电中断时作为备用的电力设备。但ups出现后,由于ups有更多的优点,起到动态响应迅速,稳定调节输出,更可消除吸收电源外在不良影响,保护电器设备。因而,当代备用电源中ups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MCU:采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微控制单元。
充电器:用来对电池进行充电,使其充满电荷能量的一种装置。注:1.电池的容量越大,所需的充电电流越大,否则需要很长的充电时间。2.选择合适的充电模式有利于保护电池和提高充电效率。3.长延时ups的充电器不能用标准机的充电器替代。4.充电器的损坏有可能导致整组电池的失效。
传导干扰(EMI):通过电源线传播的电磁干扰杂讯。
RS485接口:可实现多站互联和远程传送的计算机与其它设备间进行差模串行异步传输数据信号的标准接口。RS485一般是两个数据线,传输距离可达1000米以上。
油机:通常指柴油或汽油发电机。
噪音:用来描述人体对声音定量感觉的物理量,一般用dB描述,ups的噪音一般在40—80dB。有功功率:单位是W,是负载真正吸收转换的能量部分,它组成了视在功率的一部分。
差模干扰/共模干扰(DifferentialMode):指干扰杂讯流通路径的方式。凡是来自电源火线(HOT)而经由零线(NEUTRAL)的杂讯称为差模杂讯。凡是来自电源火线(HOT)或零线(NEUTRAL)而经由地线的杂讯,称为共模杂讯。一般杂讯所经由的不是共模路径就是差模路径,因此可对不同路径的杂讯采用不同的处理,以滤波、屏蔽等手段来消除。
IGBT:共有三个级,一般为G、E、C,通过G、E间加控制信号时可以改变E、C间的导通和截止。IGBT为电压型驱动器件,具备MOSFET的高速开关特性和晶体管的低导通电阻。
压敏电阻:是电源输入端一种保护器件,可吸收输入端高压,当电器设备插错电源或是电源突波过大,皆会造成它的损坏。装置压敏电阻的作用:保护电器内部的电子元
MOSFET:共有三个脚,一般为G、D、S,通过G、S间加控制信号时可以改变D、S间的导通和截止。MOSFET为电压型驱动器件。
稳压二极管:在反向电流足够大时,器件的反向电压稳定在标称值,正向特性与二极管相同。
重开机:指不间断电源在市电恢复正常后重新打开。它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重新启动或是由软件预先设定,ups发生保护后,重开机起到复位的作用。
传导干扰(EMI):通过电源线传播的电磁干扰杂讯。
充电器:用来对电池进行充电,使其充满电荷能量的一种装置。
注:
1.电池的容量越大,所需的充电电流越大,否则需要很长的充电时间。
2.选择合适的充电模式有利于保护电池和提高充电效率。
3.长延时ups的充电器不能用标准机的充电器替代。
4.充电器的损坏有可能导致整组电池的失效。
电池/电池组:ups所使用的电池通常是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这种电池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几乎没有水分的损失,不需补充加水,密闭结构能够任意放置,也没有腐蚀气体产生,免去维护的烦恼。
标准的电池电压有2V、4V、6V、12V,ups最常用的是12V。一只电池电压不够,就用多只串联使用,形成电池组。注:密闭铅酸免维护电池的寿命其实与如何使用及使用环境密切相关,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长期存放不使用,这样电池会失去活性,最终导致失效。
2.电池合适的环境温度是二十度左右,高于四十度寿命会缩短,低于零度则有效容量下降。
3.深度放电以后要及时回充,经常深度放电不利于电池寿命。
4.过放电(放电至低于电池额定下限电压)对电池伤害很大。
5.充电器的可靠性及合适的充电能力对寿命至关重要。电源调整率:输入发生变化时输出端的稳压精度。通信协议:互联设备间在进行数据交换时所共同遵守的规则。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英文缩写,主要用于监控、故障查询和控制TCP/IP网络,提供用户数据编程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输入频率范围:我国电网标准频率是50Hz,ups允许市电频率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在这个范围内,ups同步跟踪市电频率,超出则以本机频率输出。
电流峰值系数(CF):电流峰值系数是指电流周期波形的峰值与有效值之比。由于计算机性负载接受正弦波电压时其吸收的能量不一定按正弦规律,会产生较高的峰值电流(介于2.4-2.6倍的电流),因此,ups设计时应能提供CF值大于3的电流,以满足电脑性负载的应用。
电池串联/并联:多个性能容量相同的电池按一定极性串行连接叠加即为串联,形成电池组;多个电压相同的电池或电池组在其末端按同极性连接,形成并行输出即为并联。
电池管理系统:用于保护ups电池以及延长其寿命,达到最佳充电效果。电池管理系统包含了软件和硬件,包括电池特性判定、充电模式的自动选择、自动告警以及特殊电池的充电等多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