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防雷术语解析:行业基础概念入门指南(第一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电气设备,了解一些基本的电气名词术语,对于我们安全使用这些设备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气名词及其含义:
首先,我们谈谈“保护”。它指的是防止过强的干扰电能量传播进入特定接口的方法和手段。比如,我们在用电设备时,会采取各种保护措施,避免因为电流过大而损坏设备。
接下来是“暴露”,指的是产品处于自然或模拟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之下。比如,我们的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冲击”是一种单极性的电压或电流波,特点是迅速上升到最大值,然后缓慢下降到零。了解冲击的特性,有助于我们在使用电器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低压电气和电子设备”是指输入直流电压小于1500V或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小于1000V的设备。这类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家用电器、电脑等。
“电气设备”是指发电、变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项目或产品。比如,电动机、电器、测量仪表等。
“电气装置”是由具有互相协调特性的电气设备组合而成的。比如,家庭电路、工厂的供电系统等。
“电位”是指某点与被认为具有零电位的等电位面之间的电位差。简单来说,就是电场中某点的电势高低。
“电涌电压”是指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其特点是电压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了解电涌电压,有助于我们保护电器设备不受损害。
“故障”是指产品的特性处于不能执行所需功能的偶然事故状态。比如,电器设备因为内部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
“过电流”是指超过额定电流的电流。过电流可能会导致电器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火灾。
“过电压”是指超过额定电压的电压。过电压可能会导致电器设备的绝缘损坏。
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是指建立技术性和管理性的防护设施,保护数据处理系统免受偶然或恶意的修改、破坏和泄漏。
“接口”是两个功能部件之间的共同界面。比如,电脑的USB接口,用于连接各种外设。
“局域网”是指一种位于有限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网络。比如,公司的内部网络。
“馈电线”是功率传送系统中的传输线,用于传输电能。
“电涌电流”是加在电气设备上持续时间短暂的高于额定值的暂态电流。电涌电流可能会导致电器设备损坏。
“输入保护”是指模拟输入通道任何两个输入端之间或者任何输入端与地之间的过压保护。
数据通信”是指数据从一处通过通信手段供给别处接受的传送。
“同时可触及部分”是指人能同时触及的导体或导电部分,或者在某些场所中动物能同时触及的导体或导电部分。
“外部电源”是指与用电设备不装在同一结构内的电源。
“外部可导电部分”是指不是电气装置组成部分的可导电部分。
“外绝缘”是指空气间隙及电力设备固体绝缘的外露表面。
“外围设备”是指受某一台特定的计算机控制,并能与之进行通信的任一设备。
“网关”是互联的具有不同网络体系的两个计算机网络的一种功能部件。
“网络”是节点和互联分支的一种安排。
“汇漏电流”是指由于绝缘不良而在不应通电的路径中流过的电流。
“信号”是用来表示数据的一种物理量的变化。
信号传输系统”是信号发送设备与信号接受设备之间的传输系统。
“信息”是关于客体(如事实、事件、实物、过程或思想,包括概念)的指示,在一定的场合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信息技术设备”是用于接受、处理和提供数据输出的设备。
信息系统”是具有相关组织资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提供并分配信息。
“信噪比”是在特定条件下有用信号电平和电磁噪声电平的比值。
“抑制”是通过采用滤波、连接、屏蔽、吸收、接地等技术减小或消除不期望出现的电磁骚扰。
“暂时过电压”是在一定特定时段内,工作电压超过最大持续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最大值。
“噪声”是影响信号并可能使信号携带的信息产生畸变的一种干扰。
“终端”是系统或通信网络中的功能单元,可用来录入或取出数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气名词术语,掌握这些术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电器设备,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安全。1、基本名词术语
(1)保护
阻止过强的干扰电能量传播进入所设计的接口的方法和手段的应用。
(2)暴露
产品处于确定的自然或模拟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之下的状态。自然暴露是指产品经受正常工作条件的作用。加速暴露则是指产品经受更严酷的条件的作用。

(3)冲击
一种无明显振荡的单极性的电压或电流波,它迅速上升到最大值,然后通常缓慢下降到零,即使带有反极性振荡,其幅值也较小。定义冲击电流和冲击电压的参数是:极性、峰值、波前时间和波尾降至半峰值时间。

(4)低压电气和电子设备
输入直流电压小于 1500V 或交流电压均方根值小于 1000V 的电气和电子设备。
(5)电气设备
发电、变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项目或产品,诸如电机、电器、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布线系统的设备和电气用具。

(6)电气装置
为实现一个或若干个特定目的的具有互相协调特性的电气设备组合。

(7)电位

指某点与被认为具有零电位的某等电位面(通常是远方地表面)间的电位差。注:比零电位面高的点称为正电位,比零电位低的点称为负电位。

(8)电涌电压
沿线路或电路传播的瞬态电压波,其特征是电压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
(9)故障

产品的特性处于不能执行所需功能的偶然事故状态(不包括预防性维护,其他计划安排的活动或因缺少外部资源等情况下不能工作)。故障经常是产品本身失效的结果,而不能存在于失效之前。
(10)过电流
超过额定电流的电流。

(11)过电压
 
①超过额定电压的电压;②峰值超过设备最高相对地电压峰值(32Um )或最高相间电压峰值( 2 Um)的任意随时间变化的相对地或相间电压。其中,Um 为设备最高相电压有效值。
(12)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建立技术性的和管理性的防护设施,将其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经保护硬件、软件和数据,使之免于偶然的或恶意的修改、破坏和汇漏。

(13)接口
两个功能部件之间的共同界面。该界面是由各种功能特性、公共的物理互联特性、信号特性及其他适当特性规定的。
(14)局域网
一种位于有限地理区域用户宅院内的计算机网络。
(15)馈电线,馈线
功率传送系统中的传输线。
(16)电涌电流
加在电气设备上持续时间短暂的高于额定值的暂态电流。

(17)输入保护
模拟输入通道任何两个输入端之间或者任何输入端与地之间的过压保护。

(18)数据通信
数据从一处通过通信手段供给别处接受的传送。
(19)同时可触及部分
人能同时触及的导体或导电部分,或在某些场所中动物能同时触及的导体或导电部分。同时可触及部分可以是:①带电部分;②外露可导电部分;③外部可导电部分;④保护导体;⑤接地极。

(20)外部电源
与用电设备不装在同一结构内的电源。
(21)外部可导电部分
不是电气装置组成部分的可导电部分。

(22)外绝缘
空气间隙及电力设备固体绝缘的外露表面。它承受电压并受大气、污秽、潮湿、动物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23)外围设备
受某一台特定的计算机控制,并能与之进行通信的任一设备。
(24)网关
互联的具有不同网络体系的两个计算机网络的一种功能部件。
(25)网络
节点和互联分支的一种安排。
(26)汇漏电流
由于绝缘不良而在不应通电的路径中流过的电流。

(27)信号
用来表示数据的一种物理量的变化(形式)。

(28)信号传输系统
信号发送设备与信号接受设备之间的传输系统。
(29)信息
关于客体(如事实、事件、实物、过程或思想,包括概念)的指示,在一定的场合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30)信息技术设备
用于以下目的的设备:①接受来自外部源的数据(例如通过键盘或数据线输入);②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某些处理品(如计算、数据转换、记录、建档、分类、存储和传送);③提供数据输出(或送至另一设备或再现数据与图像)。

(31)信息系统
具有相关组织资源(如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提供并分配信息。

(32)信噪比

在特定条件下有用信号电平和电磁噪声电平的比值。
(33)抑制
通过采用滤波、连接、屏蔽、吸收、接地等技术减小或消除不期望出现的电磁骚扰。

(34)暂时过电压
在一定特定时段内,工作电压超过最大持续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最大值。

(35)噪声
影响信号并可能使信号携带的信息产生畸变的一种干扰。
(36)终端
系统或通信网络中的功能单元,可用来录入或取出数据。

2、与雷电有关的术语
(1)保护角
①(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由通过避雷线所作下垂线和避雷线与被保护导线连线形成的夹角。选择保护角对导线提供一个保护区,使几乎所有雷直击于避雷线而不击于导线。②(避雷针的)保护角由通过避雷针顶部的垂线和另一由避雷针顶到大地与垂线成所选角度的直线相交形成,此角绕经避雷针顶部的垂线形成一锥形保护区,使物体位于锥形保护区中,选择此角度使雷击于避雷针而不击于位于所形成保护区内的物体。
(2)避雷针
一个柱子或基础结构,由它的顶到地有一垂直导体或它本身就是一到地的的导体,其目的是拦截雷击使之不落在其保护范围内的物体上。
(3)避雷线
悬于建筑物、变电站设备或线路的相导线之上,以使雷击该线而不击建筑物、变电站设备或相导线。

(4)长时间雷击
电流持续时间(从波头 10%幅值起至波尾 10%幅值止的时间)长于 2ms 且短于 1s的雷击。

(5)单位能量

一次闪击时间内雷电流的平方对时间的积分。它代表雷电流在一个单位电阻中所产生的能量。
(6)地闪密度
在局部地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雷击地面的平均次数。

(7)电气几何模型
对一个设施采用适当的解析表达式将其尺寸与雷电流相关联,能预测雷是否会击在屏蔽系统、大地或被保护设施构件上的几何模型。

(8)短时雷击
脉冲电流的半峰值时间短于 2ms 的雷击。
(9)多雷区
平均雷暴日超过 40 但不超过 90 的地区。
(10)反击
雷击网络的某部分或正常处于地电位的电气装置导致的绝缘闪络。
(11)防雷区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击电磁环境的那些区域。

(12)防雷装置的效率
不造成建筑物或设备损害的直接雷击次数与建筑物或设备遭到直接雷击次数之比。 

(13)负保护角
当避雷线位于输电线路最外侧导线的外部或建筑物最外部的外侧时形成的保护角。
(14)故障频率
雷击引起的预期故障的年平均次数。
(15)滚球法
电气几何理论应用在防雷分析的简化技术。此技术涉及沿被保护物体表面滚动一规定半径的假想球,此球被避雷针、避雷线、围栏和其他接地的金属体支持上下滚动以供计算雷电保护范围用。一个设备若在球滚动所形成的保护曲面之下,它受到保护,触及球或穿入其表面的设备得不到保护。



防雷术语解析:行业基础概念入门指南(第一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汇鑫科服|一站式ICT服务商 » 防雷术语解析:行业基础概念入门指南(第一篇)

保护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