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IT接地技术对比:独立接地 vs 共用接地

在现代城市中,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和电气设备的多样化,接地技术在安全防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接地不仅仅是简单地将金属体与地面连接,更是一门涉及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等多领域的复杂技术。
首先,我们得了解接地的基础概念。导电性土壤具有等电位特性,意味着任意点的电位可视为零电位。在这种环境下,导电体如土壤或钢船外壳可充当电路的返回通道,或作为零电位参考点。接地,简单来说,就是用导线或长导体将不带电金属和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接地体连接,以达到电气上的一体化。
然而,接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实际应用中,独立接地和共用接地两种方式被广泛采用。独立接地指的是每个需要接地的系统各自建立地网,而共用接地则是将所有需要接地的系统连接到一个地网上,或通过金属连接使其成为一个电气相通的统一接地网。
独立接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独立性,但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独立接地网在遭遇雷击时,各接地网之间的电位差较大,导致在同一设备上的不同接地系统之间产生高电压,从而增加被击穿的风险。其次,在一座建筑物内,若要分别建立多个独立接地网,既困难又费时费力。
相比之下,共用接地方式在安全性、便捷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共用接地可以降低各接地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减少因电压过高而导致的击穿风险。其次,共用接地系统便于管理和维护,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此外,共用接地还有助于减少电磁干扰,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共用接地并非完美无缺。在设计共用接地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接地电阻、接地体布局等因素,以确保接地效果。此外,共用接地系统在遭遇雷击时,各接地体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电位差,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接地体之间的距离过近。
总之,在当今社会,接地技术在安全防护中至关重要。在选择独立接地或共用接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接地效果的最大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接地技术也将不断发展,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安全保障

摘要: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饿良好的接地装置是不可能可靠的避雷的。
关键词:独立接地 共用接地 比较

IT接地技术对比:独立接地 vs 共用接地


  地

  导电性的土壤,具有等电位,且任意点的电位可以看成零电位;导电体,如土壤或钢船的外壳,作为电路的返回通道,或作为零电位参考点;电路中相对于地具有零电位的位置或部分。

  接地

  用导线或长导体将不带电金属和电气设备某部分与接地体在电气上连接为一体。

  接地体

  为达到与地连接的目的,一根或一组与土壤片(大地)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土壤(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导体。

  接地线

  指构成地的导线,该导线将设备、装置、布线系统或中性线与接地体连接。

  接地网

  由埋在地下的互相连接的裸导体构成的接地体群,用以为电气、电子设备和金属结构提供共同的地。

  接地装置

  用来构成地的连接。由接地线、接地体和围绕接地体的大地(土壤)组成。

  保护接地(PE)

  对人身或电气、电子设备进行保护所需的一种与地连接的方式。它用来对外露的导电部件、外来的导电部件、主接地端子、接地体、电源的接地点或人工中性点进行电气连接。在电源电路发生接地或人易事故时传导电流,在出现雷过电压和过电流时从防雷保安器中接受电流。

  接地系统

  在规定区域内由互相连接的多个接地装置组成的系统。

  接地电阻

  接地体和具有零电阻的远方接地体之间的欧姆电阻。

  独立接地

  指需要接地的系统分别独立建立地网。

  共用接地

  也叫统一接地,是指把各需要接地的各系统统一接到一个地网上,或把各系统原来的接地网通过地下或者地上用金属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成为电气相通的统一接地网。

  一点接地法

  把各系统的接地线接到接地母线同一点或同一金属平面上,这样的连接法叫“一点接地法”。

  环型接地网

  就是把接地体沿建筑物周围围成一个闭合环。

  1、独立接地网存在什么问题?

  2、它为什么会被共用接地网取代?

  

  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他形式的雷,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饿良好的接地装置是不可能可靠的避雷的。

  现代建筑物,往往在一座建筑物内有许多不同性质的电气设备,需要多个接地装置;如避雷接地、电气安全接地、交流电源工作接地、通信及计算机系统接地(也叫直流接地,在数字逻辑系统中叫逻辑接地)等。

  各通信系统和交流电源系统的接地是为了获得一个零电位点。如果各系统分别接地,当发生雷击的时候各系统的接地点的电位可能相差很大,图a中的1、2、3三个接地网之间瞬间电位差大,假设其中‘1’为交流电源工作接地,‘2’为计算机逻辑接地,‘3’为机壳安全保护接地,又假设雷电冲击波从其中一条路‘1’即交流电源送进来,由于雷电的瞬时电压往往是几万V乃至几十万V,那么在同一台电子计算机电路板上分别与电源、通信或和外壳相连的各部分就承担各地网之间的高电压而被击穿,对于微机网络来讲,一般是调制解调器和网卡首先被击穿。据我们了解,在微机通信网中,电源、逻辑、安全保护和避雷各独立接地的系统被雷击坏的几率远远高于共用接地的情况。

  其次,在一座楼房要分别做几个相互没有电气连接的地网是很困难的,尤其是现代的大城市更是如此。因为要求个地网之间最小要有几M乃至20M的距离,同时又要与各种地下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屏蔽层,各大金属构件都要有足够距离就不易做到,即使在新建接地系统时做到了,但在日后的维修工作中,由于接手人不了解情况容易破坏以上的要求.基于上面两个原因,所以独立接地系统已不适合现代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

  如果采用共用接地,雷电流I在冲击接地电阻上产生的高电压,将同时存在各系统的接地线上,如图b、c、d中各系统地线之间不存在上面讲到的高电位差,也不存在同一台设备的各接地系统之间的击穿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汇鑫科服|一站式ICT服务商 » IT接地技术对比:独立接地 vs 共用接地

接地装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