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这个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自然现象,在电脑的使用过程中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当你轻轻触摸电脑屏幕时,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刺痛,这就是静电放电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与电脑屏幕之间产生了电荷的交换,导致电荷中和时的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并不简单,它是一种电位、电流随机瞬间变化的电磁辐射。无论是放电能量较小的电晕放电,还是放电能量较大的火花式放电,都会产生电磁辐射。这就意味着,电脑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静电放电现象,其后果是不可预测的。
静电放电对电脑的伤害可以分为硬性损伤和软性损伤。硬性损伤指的是由于静电放电过于强烈,导致显卡、CPU、内存等电磁灵敏度很高的元器件被击穿,从而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彻底报废。硬性损伤的严重程度与静电放电的能量、元器件的静电敏感度以及危害源与敏感器件之间的能量耦合方式有关。
而软性损伤则是指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干扰所导致的后果。这种干扰的电磁脉冲频谱可达MHz到GHz,可能会导致存储器内部存储错误、比特数位移位,从而引发死机、非法操作、文件丢失、硬盘坏道产生等隐性错误。与硬性损伤相比,软性损伤更难被察觉,但同样会对电脑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为了减少静电放电对电脑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防静电桌布和防静电手环,降低静电放电的可能性。 2. 保持电脑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因灰尘和湿气引发静电。 3. 避免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电脑,如空调房间,因为干燥的环境更容易产生静电。 4. 定期检查电脑的电路和元器件,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静电放电对电脑的影响不容忽视。了解静电放电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保护我们的电脑,延长其使用寿命。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能在元器件表面积聚大量的静电电荷。最典型的就是显示器在使用过后用手去触摸显示屏幕就会发生剧烈的静电放电现象,这就是显示器屏幕上的电荷与我们人体上所带异号电荷发生中和时所产生的静电放电现象,至于静电放电的定义,这里就不再叙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资料。由于静电放电过程是电位、电流随机瞬间变化的电磁辐射,所以,不管是放电能量较小的电晕放电,还是放电能量较大的火花式放电,都可以产生电磁辐射。而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计算机本身包含有大量的高电磁灵敏度的电路以及元器件,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静电放电现象(ESP),出现的后果是不可预测的。静电放电现象对计算机的危害可分为硬性损伤和软性损伤,硬性损伤就是指由于ESP过于强烈而导致的如显卡、CPU、内存等电磁灵敏度很高的元器件被击穿,从而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彻底报废。静电放电所造成的硬性损伤的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静电放电的能量及元器件的静电敏感度,也和危害源与敏感器件之间的能量耦合方式,相互位置有关。软性损伤则是指由于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其电磁脉冲频谱可达Mhz~Ghz)造成的存储器内部存储错误、比特数位移位,从而产生如死机、非法操作、文件丢失、硬盘坏道产生等隐性错误,相对于硬性损伤,它更难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