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了解,易遭雷击的建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靠近水体如湖、塘、河边的建筑,因为水体容易形成导电环境;二是高大突出的建筑,如高楼、烟囱等,它们更容易吸引雷电;三是金属顶建筑,如金属屋面、金属装饰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四是电视公用天线、旗杆、高大古树等,这些设施本身高度较高,容易成为雷电的目标。
为了应对雷击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防雷措施。首先,建筑物防雷设施主要包括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三大部分。直击雷防护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避免雷击造成的损害;侧击雷防护则是保护建筑物下半部分,减少雷击时对内部空间的破坏;感应雷防护则是防止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影响电器设备。
此外,建筑物防雷系统主要由避雷针、避雷网(带)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引下装置和接地装置组成。整个系统犹如一个“法拉第笼”,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安全。
在设计安装防雷装置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整体观念:防雷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物本身,还要考虑周边环境,如水体、高大建筑物等。同时,内部和外部防雷装置要统一考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雷体系。
2. 综合考虑: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美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以及与建筑物立面的匹配等问题。
3.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防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确保接地体与基础、地下管网等综合统一考虑,创造等电位连接的条件。
总之,在雷电频发的季节,我们要提高防雷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提高建筑物防雷设施的质量,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问:哪些建筑较易遭雷击?
答:现代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建筑材料的应用,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人们的建筑防雷意识也日渐加强,各种防雷技术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态势。从古到今,我国发生的建筑雷击事故不胜枚举。认识雷击事故的规律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规律,防雷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雷雨天,天空的雷云与地面上的物体各带不同的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电场畸变而发生落地雷击。但如果地上某处没有足够强大的上行先导,则雷电是不会打到该处的。
一般来说,湖、塘、河边的建筑易遭到雷击,高大突出的建筑以及金属顶建筑也易引来雷电光顾,电视公用天线、旗杆、高大古树也常会引来天外之灾。这些区域和建筑应该是重点防雷区。
问:建筑物防雷设施有哪些?
答: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的防护三大部分,直击雷是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部分;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以下部分,地面以上的部分;直击雷、侧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感应雷则是当雷云发生自闪,云际闪,云地闪时,在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上产生的雷电脉冲,感应雷的防护设施是对这种雷电脉冲起限制作用,从而保护建筑物内各类电器设备的安全。
建筑物防雷设施如果缺少这三大部分的某一部分,就叫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必将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对建筑物内人员生命和财产(尤其是通信、计算机、程控电话、电视、音响等使用MO8器件的现代化设备)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建筑物防雷系统是由避雷针、避雷网(带)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主体结构的柱、梁、板钢筋或外接引下线组成的引下装置,及利用基础自然接地体(桩基、地梁、承台或底板钢筋)或人工接地体组成的接地装置合成,整个建筑形成一个法拉第笼,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问: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建筑物防雷要有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是指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时,对建筑物的内外都要有整体观念。这里的建筑内外不单是指内部防雷装置和外部防雷装置。
建筑物内的整体观念是指设计和安装时,要对内部防雷装置和外部防雷装置做整体的统一的考虑;建筑物外的整体观念是指对一个院落、一个小区以及附近的环境要做全面的防雷规划,同时还不能违反小区规划的要求。例如:所安装的避雷针杆塔是否影响小区的美观,所用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是否与建筑物的立面相配以及低矮建筑物能否由高大建筑物或高大烟囱上的避雷装置所保护等等。对接地装置也要综合统一考虑,例如,相距较近的建筑物能否共用接地体,地下管网能否用接地体的一部分,以及能否在一个大院或小区内为将来综合共用接地装置创造等电位连接的条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