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科研机构已在400Gb/s、1Tb/s甚至更高速率的超100Gb/s传输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烽火通信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在超100G传输技术研究方面表现尤为突出。2013年11月,烽火实现了单光源3.2T,2080KM的长距离传输,创下了业界最大的传输速率与距离积。2014年9月,烽火牵头的国家科研项目“三超”通信基础研究,更是荣获“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单根光纤实现100.23T的传输容量。
在光传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运营商开始将注意力转向400G/1T的发展。作为400G光传输系统,需要OTN设备单个电子架的交叉能力达到32T及以上。目前,能够达到这一级别的OTN设备供应商仅有华为和烽火两家。
2015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烽火通信推出了新一代POTN设备FONST6000。这款产品是一款面向未来超100G的大容量、IP与光融合、智能传输平台,主要适用于国干、省干、城域核心等大型节点。FONST6000具备以下特性:
1. 400G/1T平台,面向超100G应用:具备业界最大单槽位容量500G,并可升级为1T,应对单波400G/1T应用。
2. 高集成度:单槽位5路100G支路光口、2路100G相干线路光口、1路400G相干线路光口,有效提升设备接入容量。
3. 灵活切换:支持200GPM-16QAM、200GPM-8QAM、100GPM-QPSK等多种调制方式,适应不同实用场景。
烽火FONST6000在高速率方面的领先优势,源于其核心技术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关键技术:
1. 多维度调制技术:在一个符号上承载多个比特信息,提高频谱效率,降低符号发送的波特率,减小基带带宽及与之相关的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
2. 正交平分复用技术:降低系统对光电器件的带宽要求,增强光电器件和模块选择的灵活性;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总之,随着数据流量的激增,超100G传输技术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烽火通信在超100G传输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为我国光传输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超100G传输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的信息通信产业将迈向更高峰。
市场需求推动技术不断演进。随着互联网对各行业领域的渗透,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应用,数据流量正以十倍甚至百倍于前的速度急剧增长,对现有光传输网络的承载带来巨大挑战。
正因如此,在100Gb/s干线网络如火如荼地铺设同时,速率更高的超100Gb/s技术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科研机构几年前就已启动基于400Gb/s、1Tb/s甚至更高速率的超100Gb/s传输技术研究,烽火也积极参与到此项研究中,并取得骄人成绩。2013年11月烽火实现了单光源3.2T,2080KM的长距离传输,达到业界最大的传输速率与距离积。2014年9月由烽火牵头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三超”通信基础研究被中国两院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其研究成果已达到单根光纤实现100.23T的传输容量。随着光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运营商已经将注意力从100G投向400G/1T的发展上,在100G刚刚迈入黄金发展期之时,超100G技术曙光已经初现。
线路速率不断提高,对光传输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以400G的光传输系统为例,需要OTN设备单个电子架的交叉能力达到32T及以上,据悉,能做到这种级别的OTN设备供应商仅华为和烽火两家。
2015年9月22日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烽火推出的新一代POTN设备FONST6000正是一款面向未来超100G的大容量、IP与光融合、智能传输平台。据烽火的资深技术专家透露,FONST6000主要适用于国干、省干、城域核心等大型节点,在网络向超大带宽、极简化的演进过程中该产品将为运营商提供最优的业务承载方案。其特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00G/1T平台,面向超100G应用
具备业界最大单槽位容量500G,并可升级为1T,从容应对单波400G/1T应用。
具备业界最高集成度,单槽位5路100G支路光口、2路100G相干线路光口、1路400G相干线路光口,有效提升设备接入容量。
支持200GPM-16QAM、200GPM-8QAM、100GPM-QPSK等多种调制方式灵活切换,应对不同实用场景。
烽火FONST6000在高速率方面的领先优势源于以下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应用:
多维度调制技术
多维度、多进制调制技术可在一个符号上承载多个比特信息,能够有效提高频谱效率,降低符号发送的波特率,减小基带带宽及与之相关的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减小对传输通道和光电器件带宽的要求。
图1.多维度多级调制星座图
正交平分复用技术
OFDM的应用具有如下优势:子频带割分降低了系统对光电器件的带宽要求,增强了光电器件和模块选择的灵活性;导频副载波便于信道和相位估计;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图2.相干接收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