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双绞线电缆(TP)是最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之一。它由一对或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每对双绞线由两根相互扭绕的绝缘铜导线构成,以减少信号干扰。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UTP价格低廉,适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网络,而STP由于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常用于需要更高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场合。
市面上常见的UTP分为4类:3类、4类、5类和超5类。3类双绞线主要用于电话系统,传输速率为10mbps;5类(超5类)则支持高达100Mbps或10Mbps的传输速率。超5类双绞线在100M网络中受干扰程度仅为普通5类线的1/4。
接下来是同轴电缆。它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两者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同轴电缆按直径不同分为粗缆和细缆。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安装和维护困难,适用于大型局域网的干线。细缆则成本低,安装方便,但维护困难,且一旦某个用户出现问题,会影响其他用户。
同轴电缆根据传输频带的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基带同轴电缆用于数字信号传输,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只能传送一种信号。宽带同轴电缆则可以传输不同频率的信号。
最后是光纤。光纤是一种由光导纤维组成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它利用光学原理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输,在另一端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光纤具有优异的电磁绝缘性能、信号衰减小、频带宽、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大等优点。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适用于高速、长距离传输,而多模光纤则适用于低速、短距离传输。
总之,网络传输介质的选择取决于网络的需求、预算和安装环境。了解不同传输介质的特性和适用场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搭建网络,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 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连接各网络站点的实体。网络信息还可以利用无线电系统、微波无线系统和红外技术等传输。目前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一、双绞线电缆(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也因此把它称为双绞线。双绞线分 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3类:传输速率支持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薄,皮上注有“cat3”
4类:网络中不常用
5类(超5类):传输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层保护胶皮较厚,皮上注有“cat5”
超5类双绞线在传送信号时比普通5类双绞线的衰减更小,抗干扰能力更强,在100M网络中,受干扰程度只有普通5类线的1/4,目前较少应用。
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STP的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价格昂贵。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米。
二、同轴电缆: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内导线和圆柱导体及外界之间用绝缘材料隔开。按直径的不同,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
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般用于大型局域网的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1)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
(2)收发器与网卡之间用AUI电缆相连。
(3)网卡必须有AUI接口(15针D型接口):每段500米,100个用户,4个中继器可达2500米,收发器之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大50米。
细缆:与BNC网卡相连,两端装50欧的终端电阻。用T型头,T型头之间最小0.5米。细缆网络每段干线长度最大为185米,每段干线最多接入30个用户。如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网络最大距离可达925米。
细缆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但日常维护不方便,一旦一个用户出故障,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根据传输频带的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基带:数字信号,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能传送一种信号。
宽带:可传送不同频率的信号。
三、光纤:是由一组光导纤维组成的用来传播光束的、细小而柔韧的传输介质。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大。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
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单模光纤:由激光作光源,仅有一条光通路,传输距离长,2千米以上。
多模光纤:由二极管发光,低速短距离,2千米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