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35-6699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博文资讯 »

硬盘内部数据传输速率解析及优化

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即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是衡量硬盘读写速度的关键指标。简单来说,这就是硬盘将盘片上的数据读取出来并存储在缓存中的速度。内部传输率的快慢直接影响硬盘的整体性能,因此,提高内部传输率对提升磁盘子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当前,硬盘生产厂商在提升硬盘内部传输率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改进信号处理技术;二是提高硬盘转速;三是不断增加单碟容量,提高线性密度。随着单碟容量的提升,硬盘的线性密度随之提高,磁头的寻道频率和移动距离相应减少,从而降低了平均寻道时间,进一步提升了内部传输速率
然而,尽管硬盘技术在快速发展,内部数据传输率仍然相对较低,成为制约硬盘性能提升的最大瓶颈。目前,家用级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大多在70~90 MB/s左右,而在连续工作时,这一数据还会进一步降低。
在谈论数据传输率时,我们常常会看到MB/s或Mbit/s这样的单位。MB/s代表兆字节每秒,即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Mbit/s代表兆比特每秒,即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虽然这两个单位都涉及到比特,但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MB/s中的B指的是Byte(字节),而Mbit/s中的B指的是bit(比特)。在计算机中,每8位组成一个字节,即1Byte=8bit。因此,1MB/s相当于8Mbit/s。在书写单位时,一定要注意区分B的大小写,以免造成误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上,MB和Mbit的换算关系并不适用。例如,一款产品官方标称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为683Mbit/s,不能简单地将其除以8,得到85.375MB/s。因为683Mbit/s中包含的比特位数并非全部用于硬盘传输的数据,其中还包含了一些辅助信息。因此,简单用8来换算,将无法得到真实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数值。
总之,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性能的关键指标。要想提升硬盘性能,就需要不断优化技术,提高内部传输率。同时,了解MB/s和Mbit/s这两个单位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硬盘的数据传输能力。
  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简单的说就是硬盘将数据从盘片上读取出来,然后存储在缓存内的速度。内部传输率可以明确表现出硬盘的读写速度,它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它是衡量硬盘性能的真正标准。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才能对磁盘子系统的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以外,最主要的就是不断的提高单碟容量以提高线性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线性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频率与移动距离可以相应的减少,从而减少了平均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也就提高了。虽然硬盘技术发展的很快,但内部数据传输率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相对)的层次上,内部数据传输率低已经成为硬盘性能的最大瓶颈。目前主流的家用级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基本还停留在70~90 MB/s左右,而且在连续工作时,这个数据会降到更低。

  数据传输率的单位一般采用MB/s或Mbit/s,尤其在内部数据传输率上官方数据中更多的采用Mbit/s为单位。此处有必要讲解一下两个单位二者之间的差异:

  MB/s的含义是兆字节每秒,Mbit/s的含义是兆比特每秒,前者是指每秒传输的字节数量,后者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位数。MB/s中的B字母是Byte的含义,虽然与Mbit/s中的bit翻译一样,都是比特,也都是数据量度单位,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Byte是字节数,bit是位数,在计算机中每八位为一字节,也就是1Byte=8bit,是1:8的对应关系。因此1MB/s等于8Mbit/s。因此在在书写单位时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写,尤其有些人还把Mbit/s简写为Mb/s,此时B字母的大小真可以称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上面这是一般情况下MB/s与Mbit/s的对应关系,但在硬盘的数据传输率上二者就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某款产品官方标称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为683Mbit/s,此时不能简单的认为683除以8得到85.375,就认为85MB/s是该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因为在683Mbit中还包含有许多bit(位)的辅助信息,不完全是硬盘传输的数据,简单的用8来换算,将无法得到真实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数值。

硬盘内部数据传输速率解析及优化

【限时免费】一键获取网络规划系统模板+传输架构设计+连通性评估方案

相关文章

服务电话:
400-035-6699
企服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