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网管】
二层网管,又称数据链路层网络管理员,负责管理网络中的第二层设备,如交换机。其主要职责包括:
1. 设备配置: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对二层交换机进行配置,包括端口设置、VLAN划分、链路聚合等。
2. 流量监控: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分析网络性能,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3. 故障排除:针对网络故障进行排查,包括链路故障、设备故障等,尽快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4. 安全管理:实施安全策略,如MAC地址过滤、端口安全、SSH认证等,保障网络安全。
5. 规划优化:根据网络发展需求,对网络进行规划和优化,提高网络性能。
二层网管需具备以下技能:
1. 熟练掌握二层交换机配置命令,如思科、华为等品牌。
2. 具备网络故障排查和分析能力。
3.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能够实施有效的安全策略。
4. 熟悉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二层网管在维护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层网管交换机应用中,TP-LINK提出通过配置802.1Q VLAN实现跨交换机主机互访,解决不同地点部门间通信需求。具体配置涉及VLAN划分、端口类型设置、PVID配置等步骤。拓扑结构中,财务部门划入VLAN 2,销售部门划入VLAN 3,端口26设为TRUNK实现跨交换机通信。配置Switch A后,相同步骤配置Switch B即可满足需求。
端口汇聚功能是将多个物理端口汇聚成逻辑端口,增加带宽并提高连接可靠性。适用于交换机与服务器相连提供高带宽,或交换机之间级联提升网络性能。以TL-SL5428为例,需进行手动配置,设置LAG组并勾选成员端口。注意每个LAG组至少两个成员,成员端口参数需一致。
访问控制(ACL)通过IP地址、MAC地址等信息管理交换机上主机的访问权限。默认策略为“允许”,可建立多条规则区分。可通过Policy将ACL与流镜像、Qos Remarking等结合。配置时需建立时间段、ACL、Policy,并绑定到端口生效。例如,设置工作时间内,主机A禁止访问外网,主机段B仅允许访问内网服务器。
在保证企业信息安全的需求下,vlan功能已成为企业网络产品选择的重要依据。TPLINK二层全网络型交换机采用private vlan技术,可帮助企业在二层网络环境中实现不同VLAN间共享服务器。某公司要求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隔离,相同部门成员能相互通信,并能访问互联网和内网服务器。通过在两个交换机上创建Primary VLAN和Secondary VLAN,设置端口模式和出口规则,实现了上述网络需求...
端口监控是将被监控端口报文发送至监控端口并利用数据分析设备进行分析,以实现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我司TL-SL3424和TL-SG3216支持多监控组设置。举例中,某公司使用TL-SL3424,设置4个部门(产品部、市场部、财务部、技术部)的主管和部门端口,通过设置监控组,达到有效多组监控,实现更好的网络管理和故障监控。设置步骤包括选择监控组、设置监控端口和监控方式、勾选被监控端口等。
企业为保障信息安全,常采用VLAN技术划分网络。本文针对中小型企业组网难题,以TPLINK交换机为例,介绍如何使用private vlan技术实现不同VLAN间共享服务器,满足财务、销售部门隔离、跨交换机部门互访及互联网访问等需求。文章详细描述了拓扑结构、网络规划、配置步骤,帮助读者理解并实施该技术。
端口汇聚功能通过将多个物理端口汇聚为逻辑端口,提升带宽和连接可靠性。适用于交换机与服务器连接、交换机级联等场景。本文以TL-SL5428为例,详细介绍了端口汇聚配置步骤,包括在交换机和服务器上进行配置,确保网络性能提升。
二层网管交换机中802.1Q VLAN跨交换机配置可解决不同办公地点间主机互访问题。通过VLAN划分,可实现部门间隔离和跨交换机通讯。配置步骤包括端口类型设置、VLAN创建及端口PVID配置。此方法简化布线,提高网络管理效率。
访问控制(ACL)通过源IP、目的IP、MAC地址等参数控制交换机主机间访问权限。默认策略为“允许”,需采用“MAC+掩码”或“IP+掩码”方式表示地址。可建立多条规则,区分规则ID。通过Policy与流镜像、监控、Qos Remark等动作组合,实现对数据包的控制。配置Policy和端口绑定后,ACL将在相应端口生效。
某企业使用TL-ER7520G与二层网管交换机组网,需实现不同部门独立网段和VLAN,并访问Internet。需配置TL-ER7520G的虚拟接口、WAN口参数、DHCP服务器、NAPT规则和DNS代理,以及交换机的TRUNK端口和VLAN配置。若需限制部门间访问,还需设置访问控制规则。
本文介绍了交换机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四大问题:忘记管理IP或VLAN,所有接口为trunk接口导致无法直连管理,忘记Web登录密码以及设置管理权限。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包括重新连接Console接口、查看配置、修改接口类型、新增管理员账户等。
环路是网络拓扑中的一大隐患,可能导致广播风暴和设备故障。交换机通过周期性广播数据包检测环路,并自动采取消除措施。设置环路检测功能时,需配置监测间隔、自动恢复时间等,并选择端口状态和处理模式。此功能有效预防广播风暴,提升网络稳定性。
交换机转发数据报文基于目的MAC地址,维护MAC地址转发表。学习MAC地址有SVL和IVL两种方式,TL-SL3428和TL-SL5428采用IVL。静态地址表记录端口静态地址,提高转发效率。动态地址表自动学习新地址,过滤地址表可过滤不期望数据帧,增强安全。
端口监控通过发送报文至监控端口,使用数据分析设备分析报文,实现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管理型交换机可设置多个监控组,如TL-SL3424和TL-SG3216,支持不同端口监控。设置步骤包括选择监控组、设置监控端口和被监控端口。监控数据将转发至监控端口,实现多组监控,提升网络管理和故障监控效率。
企业为保障信息安全,需在不同部门间设置VLAN隔离。TPLINK二层全网络型交换机采用private vlan技术,允许不同VLAN共享服务器。针对公司网络需求,通过VLAN划分实现部门间隔离、跨交换机内部通信以及访问互联网和内网服务器。配置过程中需在交换机上创建不同VLAN,设置端口类型及出口规则。
本文讲述了使用TL-ER7520G路由器配合二层网管交换机进行组网的需求分析和设置方法。具体实现不同部门属于不同网段、不同VLAN,同时访问Internet。涉及设置TL-ER7520G路由器的虚拟接口、WAN口参数、DHCP服务器、NAPT规则和DNS代理,以及交换机的端口配置和VLAN配置。最后,还介绍了如何设置访问控制规则以阻止不同部门间的互访。
环路是网络中的常见问题,会导致广播风暴和网络瘫痪。环路检测通过发送广播数据包来识别并消除环路,防止广播风暴。交换机通过配置,如启用环路检测、设置监测间隔和恢复模式,可实时监测并处理环路,保障网络稳定运行。
本文针对交换机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忘记IP、VLAN设置、所有接口为trunk接口导致无法管理、忘记Web登录密码以及设置了管理权限等问题,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法,包括连接Console接口、查看配置、修改接口类型、VLAN设置以及新增管理员账户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