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交换机芯片选择需考虑功能、性能、封装形式、工作温度、ESD防护、生产工艺及供应商供应能力等因素,确保满足严苛现场使用需求。
交换机芯片是实现网络数据交换和路由功能的集成电路,能实现设备互联、数据管理、性能优化、数据过滤、QoS支持、电力管理等功能,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其性能、能效持续提升,是现代通信和网络系统的核心组件。
EPA实时以太网交换机作为工业现场设备的关键,具备转发、链路冗余、组态、设备定位与隔离以及安全保护功能。其硬件设计包含CPU控制、以太网控制器和电源模块,软件设计则包括底层驱动、EPA协议栈和网络安全模块。EPA交换机测试显示其在吞吐量、丢包率和延迟方面均满足EPA协议要求,确保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网络稳定性。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成功制作出整合光子与电子元件的单芯片,该芯片采用45纳米SOI CMOS制程,可大量生产。芯片内建光电发射器和接收器,实现微处理器与外接元件的光通信,频宽密度高达300 Gbps,是现有电子微处理器的10~50倍。
射频芯片作为技术门槛高的领域,近两年国产厂商逐步发展,但与进口替代还有较大差距。5G新频谱带来更多频段和带宽,需要更高性能的射频元件和材料。国内射频产业链逐步完善,但与国际主流厂商仍存在差距,需持续技术创新以迎头赶上。
三层交换机结合ASIC芯片和CPU,通过二层和三层转发实现高速交换。ASIC芯片负责硬件转发,CPU维护软件表。当主机A需要与不在同一网段的主机B通信时,会通过广播ARP请求获取网关MAC,然后交换机根据MAC表和路由表进行转发。这一过程中,交换机将路由信息添加到硬件表中,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提高网络效率。
Poe供电原理解析:POE通过网线供电,在五类网络电缆中利用两对双绞线。IEEE802.3af标准定义了两种使用方法:空空闲线路传输和8芯网线同时传输数据与电源。千兆网络电源则采用所有四对线序对传输数据,没有空空闲对。POE以太网供电工作流程包括检测、分类、启动供电、供电和断电。
随着4G牌照的发放,中国运营商开始建设TDD/FDD融合组网,要求终端支持多模多频。中国移动强调TDD/FDD混合组网是中国移动发展LTE智能终端的重点。TD-LTE和FDD LTE技术共享众多共性,有利于运营商混合组网。市场研究显示,半数网络运营商同时运营TDD和FDD。中国移动致力于推动TD-LTE/FDD LTE融合发展,以满足智能通讯设备流量增长的巨大需求。各运营商技术路线基本确定,中国联...
物联微电子(常熟)有限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M2M6000芯片开始商用,该芯片是全球第一款300-500MHz短距自组网通信芯片。M2M6000包括通信协议、软件、系统集成、终端模块和通信系统网络应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目前该芯片已应用于自动抄表系统和胎压监测系统。预计2年内可完成大规模产业化,年销售6亿元,3年内可实现年产3000万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10亿...
介绍了利用可组网新型A/D芯片DS2450的单总线特点,结合单片机和一些模拟量输出的传感器,构建的多点多参数系统。该系统采用单总线驱动电路,传输距离可达到200米,每个AT89C2051通过单总线实现多路多参数巡检,超出预设参数极限值的传感器启动报警指示灯。DS2450是单总线式4通道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由单5V电源供电,内部有24个地址毗连的8位存储器,分为3页,每页8字节。系统上电后,初始...
ZLG致远电子推出的新一代LoRa智能组网芯片-ZSL42x系列,包括ZSL420和ZSL421,集成了LoRa功能的微控制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组网简单和可二次开发等优势。ZSL420内部集成了一个32M内部无源晶振,而ZSL421则没有集成,需要外加一个32M有源温补晶振来提供时钟。二者的选择取决于工作环境的温差和通信速率需求。如果主从机工作环境有温差或者有低速需求建议选择ZSL421,其他...
交换机芯片基于其内部结构和功能,实现数据包的接收、存储、分析和转发,以实现终端设备间的数据交换。芯片接收数据包后,通过控制逻辑根据目标地址确定转发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端口。内部缓存存储器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包,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交换矩阵负责实现端口连接和数据包转发,实现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控制器负责控制数据包传输和处理,根据配置和指令确保数据包按正确路径转发。芯片通过MAC地址表识别和记忆网络...
交换机CPU负责执行控制平面任务,包括运行操作系统、处理路由协议、维护路由表和处理复杂网络策略等。它基于通用处理器架构,具有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但数据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而交换芯片主要负责数据平面任务,进行快速的数据包转发。它包含专用硬件逻辑,如MAC地址表和TCAM,具有高性能、低延迟和高效率特点。交换芯片的功能相对固定,不如CPU具有高度的软件可编程性。交换机CPU和交换芯片在交换机中协同工作,确...
交换机芯片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关键步骤。晶圆处理工序在晶圆上制作电路及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容等;晶圆针测工序测试晶圆上形成的晶粒;构装工序将晶圆固定、绑定引脚并制作不同封装形式;测试工序确保芯片的功能、性能和稳定性。整个制作过程中,精密设备、专业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关键因素。随着技术发展,交换机芯片制作工艺不断进步,以满足网络通信需求。
交换机CPU和交换芯片在网络设备中分别负责控制和执行任务,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大脑与肌肉。CPU执行复杂的控制任务,如路由决策、网络协议处理和维护路由表等,而交换芯片负责数据平面的高速转发。它们相互依赖,交换芯片需要CPU来配置转发表和更新路由表,而CPU依赖交换芯片处理网络流量以减轻负担。性能优化上,交换芯片通过硬件加速减少每包处理时间,CPU则优化网络的智能决策。在故障隔离与恢复方面,交换芯片...
交换机中的CPU和交换芯片是关键的组件,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和功能。交换芯片负责数据的快速转发和处理,追求高速和低延迟的性能,而CPU则负责控制和管理交换机的运行,执行操作系统和功能模块。尽管它们在功能和结构上有所区别,但它们协同工作,共同实现交换机的各项功能,确保数据的高效转发和处理。
在选择工业交换机芯片时,需考虑功能满足需求,并评估性能如信噪比、带宽等。同时,还需关注芯片的封装形式、工作温度范围、ESD防护等级等因素,以确保适应严苛的使用环境。此外,芯片的焊接工艺性和厂家的供货能力也是选择芯片的重要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