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网管】
二层网管,又称数据链路层网络管理员,负责管理网络中的第二层设备,如交换机。其主要职责包括:
1. 设备配置: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对二层交换机进行配置,包括端口设置、VLAN划分、链路聚合等。
2. 流量监控: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分析网络性能,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3. 故障排除:针对网络故障进行排查,包括链路故障、设备故障等,尽快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4. 安全管理:实施安全策略,如MAC地址过滤、端口安全、SSH认证等,保障网络安全。
5. 规划优化:根据网络发展需求,对网络进行规划和优化,提高网络性能。
二层网管需具备以下技能:
1. 熟练掌握二层交换机配置命令,如思科、华为等品牌。
2. 具备网络故障排查和分析能力。
3.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能够实施有效的安全策略。
4. 熟悉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二层网管在维护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锐捷RG-NBS3100-8GT2SFP-P是一款高性能8口千兆接入、2口千兆上联的二层网管PoE交换机。它支持PoE供电,适用于多种网络环境,提供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其灵活的配置和强大的管理功能,为企业网络搭建提供可靠保障。
企业中不同地点的部门需要互访,但布线困难。TP-LINK建议使用802.1Q VLAN跨交换机配置,实现主机互访。配置步骤包括设置端口类型、VLAN配置、端口PVID设置等。通过VLAN划分、端口链路类型设置和PVID配置,实现部门隔离与跨交换机互访。
在中小规模企业网络环境中,VLAN功能成为网络产品选择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使用TPLINK二层全网络型交换机通过private vlan技术实现不同VLAN间共享服务器。针对某公司网络需求,通过创建Primary VLAN和Secondary VLAN,并在不同交换机上分配端口成员,最终实现部门间隔离、跨交换机通信以及访问内外网服务器的需求。文中详细描述了配置步骤和设置方法,为类似需求提供了参考...
访问控制(ACL)通过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MAC地址、协议、VLAN ID等来控制交换机上主机访问权限。默认策略为“允许”。ACL需采用“MAC+掩码”或“IP+掩码”方式表示。可建立多条规则,使用规则ID区分。例如,可设置在工作时间禁止局域网主机访问外网,只允许访问内网服务器。通过创建Policy、设置ACL条目、配置Policy和端口绑定,可实现在特定端口上控制访问。
本文介绍了交换机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四个问题及解决方法。包括忘记交换机管理IP或VLAN、交换机所有接口为trunk接口无法直接管理、忘记交换机Web登录密码以及交换机设置管理权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步骤和示例命令,旨在帮助用户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环路会导致内网广播风暴和设备死机,而交换机的环路检测功能可通过周期性广播和检测机制预防。例如,某公司使用TL-SL3428交换机通过配置检测间隔、自动回复时间和端口状态等设置,实现了自动阻塞环路和预警。配置完成后,交换机可动态监测端口状态,预防广播风暴,为网络管理提供便捷工具。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便于数据帧的转发。然而,ARP协议的开放性也为ARP欺骗提供了可能。ARP欺骗可导致网络频繁掉线,甚至威胁网络安全。为防护ARP攻击,可采取交换机四元绑定功能,分析端口,杜绝ARP欺骗。本文介绍了ARP的概念、欺骗方式、防护措施及具体设置步骤。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但易受ARP欺骗攻击。本文介绍了ARP欺骗的原理、攻击方式和防护措施,包括传统双向绑定和二层网关交换机的四元绑定功能,以保障网络安全。文中还提供了设置ARP防护功能的步骤和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