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卡(NIC)是连接网络设备的关键组件,用于计算机和服务器通信。市场上有无线和有线网卡,速率从10G到100G不等。100G网卡虽推出不久,但随数据中心带宽需求增长,将成为主流。选购100G网卡需考虑总线类型(PCI-E)、端口数、热插拔支持及操作系统兼容性。随着数据中心从10G向100G升级,25G网卡已普及,100G网卡将扮演重要角色。Intel、Mellanox等已推出相关产品。5G商用推动...
近年来,Base-12 MTP/MPO结构化布线在高密度网络中广泛应用,但随着带宽需求的提升,Base-8 MTP/MPO结构化布线因其高效经济的光纤链路逐渐成为主流。Base-8布线通过8根光纤支持40G/100G以太网,提供三种传输链路:双光纤、并行多光纤及双光纤到并行多光纤。其在10G、40G/100G网络及网络升级中展现灵活性和高效性,简化布线,降低成本,解决设备兼容问题。Base-8 M...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推进,视频业务和新兴应用对带宽需求剧增,预测未来5年干线流量将增长10~15倍。100G光传输技术应运而生,可提升光纤传输容量,降低能耗和占地面积。100G技术采用数字相干接收技术,使光传输系统具有足够色散容限和偏振模容限,简化线路设计,降低线路成本,提升系统长距传输能力。数字相干接收技术还为后续超100G传输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40G/100G技术标准面临重大技术挑战,涉及路由器、交换机交换容量等关键技术突破。随着单端口带宽提升至100G,对专用芯片设计带来巨大挑战。业界研究25Gbps SerDes背板互连技术以简化设计。同时,实现ULH超长距传输成为重要课题。相关标准的正式发布激活了产业链的研发热情,IEEE、ITU-T、OIF等组织制定相关规范,推动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设备供应商如Juniper、Cisco、Hua...
40G/100G需求高速增长,由云计算部署、虚拟化技术普及及数据中心网络融合推动。千兆以太网端口无法满足带宽需求,10G、40G接口成为服务器标准端口,数据中心内部交换机接口需求迫切。网络架构扁平化促进高速接口发展,新一代互联网对核心路由器提出更高端口密度和速度要求。以太网成为OTN架构中100G速率的唯一实现标准,从局域网和城域网扩展至骨干网,成为运营商以太网。
40G/100G以太网标准的诞生标志着以太网技术领域的重要里程碑。2010年6月,IEEE批准了IEEE 802.3ba标准,开启了商用之路。该标准经历了两年半的研发,源于2006年IEEE成立的高速研究组HSSG。40G以太网主要用于数据中心,而100G以太网则面向网络汇聚和骨干。这一标准的发布激活了整个产业链的研发热情,预计将成为未来的技术热点。
在光通信领域,数据传输速率提升推动技术革新,Single-Lambda 100G作为新一代光通信标准逐渐主流。其采用PAM4调制技术,实现单波长100Gbps传输,数据量是传统NRZ的两倍,无需提高光学元件速度。易天光通信推出多款100G光模块,支持高密度网络设备。PAM4技术通过四级编码提升传输效率,但面临振幅噪声挑战,Single-Lambda 100G结合去加重、先进滤波等技术确保稳定性。P...
100G QSFP28光模块种类多样,适用于数据中心互联。常见类型包括SR4、CWDM4、PSM4、LR4、ER4,各有特点。SR4适合短距离多模光纤布线,CWDM4和PSM4适用于100米至2千米的单模光纤布线,LR4用于2千米至10千米的同城传输,ER4适用于10千米至40千米的长距离传输。选择时应考虑成本、功耗、传输距离等因素。
云时代下,光通信带宽需求迅猛增长,对传统光网络提出挑战。华为认为,软件定义的OTN将是下一代光传送网发展方向,具有弹性管道、即时带宽、编程光网三大特性,满足快速部署、带宽按需分配和网络易维易管需求。传统光传送网面临流量增长、单载波容量逼近极限和新应用层出不穷的挑战。软件定义的OTN通过硬件灵活配置,实现传送资源可软件动态调整,支持Openflow标准控制接口和开放式应用接口,提供高效、灵活、开放的...
能耗问题成为100G商用核心,全球能源消耗和C0₂排放持续增长,导致温室效应和自然灾害。企业为可持续发展,启动节能减排计划。100G技术复杂,系统功耗高,需降低功耗以实现绿色低碳。100G系统功耗占系统功耗7成,各功能模块功耗分析。主要从ASIC、光模块、电源等方面讨论降低功耗方案。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兴起推动数据中心建设高潮,新一代云数据中心需具备100G以太网、浪涌缓存、网络虚拟化等五大新技术特性。100G以太网提升带宽,满足高带宽应用需求;浪涌缓存技术适应数据中心处理大流量搜索业务的特性,通过大容量缓存和内部流量管理优化网络性能。
光纤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得益于1966年英籍华人高琨提出的光导纤维概念。其技术发展迅速,从0.8μm第一代光波系统到1990年2.4Gbps的第三代光波系统,为信息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推动数据中心光模块向高速率、高密度传输发展,光收发模块作为核心器件,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互联网带宽增长,100G传输技术成为迫切需求。波分系统在升级至100G时面临更高的系统OSNR、色散容限和非线性效应等挑战。波分系统在2.5G到10G,10G到40G的升级过程中,已面临诸多物理限制。对于100G信号,采用传统的调制方法无法满足色散容限和PMD容限,需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光器件作为光通信产业链上游,广泛应用于宽带接入、城域和骨干传输系统。光迅科技光器件产品涵盖了DWDM光传输、100G高速光传输、智能光网络、FTTX及数据通信五大领域的器件解决方案。产品包括光发射/接收、波长管理、光放大、光功率、光路由、光色散等管理产品,以及100G光网络相关器件。
主流传输设备容量已达单波100G,传输技术难以获得重大突破,网络成本下降困难。运营商面临带宽不足和营收下降,需向产业链上游转移,开放基础设施。单波100G光传输网每根光纤可传输6400个GE,GE等同于SDH时代的E1。OTN技术适应视频业务和5G需求。光传输网面临带宽资源和业务发放的不确定性,SDN被视为解决方案,但需考虑传输网的特性。
初涉光通信行业,常听到“光模块”一词。光模块是光电转换器件,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再通过光纤传送,反之亦然。随着5G和数据中心的发展,光模块在性能和数量上需求激增。400G热插拔光模块CDFP和IEEE 802.3标准促进了光模块的标准化。数据中心运营商如亚马逊、微软等正快速构建数据中心,采用高速度光模块提升传输速率,同时关注建设成本、使用空间和运行功耗。
市场需求推动技术不断演进,尤其是光传输技术。随着数据流量急剧增长,超100Gb/s技术逐渐成为业界热点。烽火积极参与超100Gb/s传输技术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烽火推出的FONST6000设备适用于大型节点,具备400G/1T平台和最高集成度,支持多种调制方式,为运营商提供最优业务承载方案。此外,烽火采用多维度调制技术和正交平分复用技术等核心技术,确保高速率传输。
40 Gbps模块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从多种调制方案中,DPSK和DP-QPSK因性能优越而受到关注。Mintera和JDS Uniphase开发了DP-QPSK调制方案,Mintera推出了自适应转调器。Opnext供应多种40 Gbps转调器,而材料成本和光纤性能是制约因素。同时,100 Gbps模块和40 Gbps相干DP-QPSK设计成为关注焦点。设计商在缩小40 Gbps模块尺寸,提高系统...
低成本多模光纤在短距传输中应用广泛,但受限于带宽提升。长飞公司研发的单多模通用型光纤,结合了单模和多模光纤的优点,采用抛物线型折射率分布和抗弯结构设计,满足OM5带宽要求,同时具有优异的弯曲不敏感性能。该光纤可在850~950nm波长范围内实现高速传输,基模模场直径与单模光纤相近,支持1270~1330nm的100G及以上单模传输。实验证明,其在300m多模传输和10km单模传输中均表现出色,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