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需满足大容量、低能耗、低成本要求,面临天线增多、能耗增大、成本上升等挑战。"光纤无线融合传输"成为关键技术之一。云架构无线网络架构可提升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和能耗,实现绿色、低成本运营。
本文分析了5G+4G协同建设的背景、优势和技术关键。5G+4G共享频率、设备和站址,通过协同组网应对4G网络容量挑战,构筑5G竞争优势。关键技术在覆盖、容量和功率共享方面,旨在实现降本增效。5G+4G协同发展对于网络演进和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中国5G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基站超60万个,总数超71.8万个。5G网络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终端连接数超2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656亿GB,增长35.7%。2021年,工信部推出“双千兆”城市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旨在提升5G和千兆光网用户体验,发展高带宽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在4.5G时代,D-MIMO技术通过联合基站提升容量和覆盖,解决同频干扰问题,带来更优的用户体验。TDD技术优势显著,中国移动与华为合作在D-MIMO领域取得突破。软银集团对D-MIMO技术寄予厚望,有望成为4.5G乃至5G核心技术。
近年来,光模块封装技术快速发展,从外形、性能等方面不断更新换代。SFP、XFP、SFP+等光模块广泛应用于高速网络,其中SFP+已成为10G市场主流。光模块焊接技术,如激光锡膏焊,提供高精度、快速、稳定的焊接方案,助力光模块行业封装技术进步。
光模块是光电转换器件,用于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送,在5G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光模块标准由IEEE 802.3工作组提出,目前数据中心运营商如亚马逊、微软等正在使用100G/400G光模块提升传输速率。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数据中心提升网络带宽,从40G到400G,但高速模块故障率高,需优化工艺与引入新设备。光模块故障虽对业务影响小,但需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测试,提供舒适环境,确保质量,以降低故障率。
射频芯片作为技术门槛高的领域,近两年国产厂商逐步发展,但与进口替代还有较大差距。5G新频谱带来更多频段和带宽,需要更高性能的射频元件和材料。国内射频产业链逐步完善,但与国际主流厂商仍存在差距,需持续技术创新以迎头赶上。
本文从5G+4G协同建设的优势出发,分析了网络覆盖和容量协同的关键技术,提出协同组网方案。文章强调,通过共享站址、设备和频谱资源,可降低建网成本,提高网络性能,实现5G精品网络的目标。同时,5G+4G协同发展有利于网络演进和网络强国建设。
Wi-Fi 6和5G技术将推动Wi-Fi园区网络升级,带宽需求大幅提升。随着Wi-Fi技术演进,对上行带宽需求增加,网络回传面临挑战,如网线传输带宽、距离限制及扩容成本高等。华为CloudEngine S5732-H交换机通过超远距离接入、全万兆光电混合款型等特性,解决这些问题,满足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Wi-Fi带宽升级需求。
斐讯、中国移动和华为路由器设置方法各异。斐讯路由器需登录后开启无线设置并修改名称密码;中国移动路由器可参考说明书,通常为普通品牌;华为路由器先进行一般设置,检查网线连接,再关闭5G优选功能。
选购无线路由器需注意:区分百兆与千兆路由器,考虑端口规格;路由器CPU决定基础功能,选择合适方案;WiFi信号强度由发射功率和增益天线决定;2.4G穿透好但干扰大,5G速度高但穿透差;选择路由器时考虑家中宽带速度,确保匹配。
Dell'Oro Group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5G设备市场份额,华为以35.3%的份额居首,爱立信、诺基亚、三星、中兴紧随其后。三星5G市场份额一度超越华为,后因全球运营商商用5G而下滑。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5G大规模部署将影响市场份额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