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为满足智能终端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扩容需求,需实现大容量、低能耗、低成本。现有3G/4G采用纯无线传输,未来5G网络将面临巨大挑战,如基站处理能力、能耗和成本等问题。光纤无线融合传输成为关键热点技术之一。云架构无线网络通过减少基站数量、提高射频功率效率、网络资源协同调度等方式,有助于实现绿色、低成本5G网络。
5G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光器件需求的提升,特别是对光器件散热的要求。散热设计对于维持光器件性能至关重要,因为热量积累会影响器件寿命和可靠性。散热方式主要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在热传导中,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接触热阻是关键因素。热对流分为自然和强制对流,而热辐射则依赖于物体的温度和发射率。光器件内部的热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器件布局、壳体导热系数、接触热阻等因素,以确保高效散热。
射频半导体市场格局发生转变,硅基氮化镓技术成为替代传统LDMOS技术的首选。硅基氮化镓性能优势显著,效率高,可扩展至高频率,且可靠性高。其在4G LTE基站中广泛应用,并被视为未来5G无线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MACOM和意法半导体合作,将硅基氮化镓技术引入市场,有望实现高效部署和扩展,降低无线网络运营成本,开启射频半导体行业新时代。
智能手机电池消耗主要集中在功率放大器,该部件在3G、2G网络中的功率消耗较大。飞兆半导体公司推出的FAN5904降压转换器能有效降低功耗,提高通话和工作时间。该产品支持多种3G无线标准和TD-SCDMA,配合基带处理器和功率放大器,通过动态调节电源电压,降低电流消耗,减少散热,延长电池寿命。此外,FAN5904在不同输出功率下,采用PWM或PFM模式工作,以保持高效率。
5G NR物理层引入了参数集,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降低保护频带,并具有适应性选择。5G NR波形为具有循环前缀的OFDM,并可通过MATLAB通信系统工具箱示例试用。不同子载波间隔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如带宽、传输时间、延迟等。5G NR的子载波间隔具有选择性,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近期研究提出一种使用光子张量处理器(PTP)替代GPU进行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计算新方法,在处理光学数据传输性能上可提高2-3阶。该方法通过光子张量核并行执行矩阵乘法,提升深度学习速度和效率。与传统数字处理器相比,PTP具有电光互连特点,功耗低、吞吐量高,适用于5G网络边缘设备。此外,PTP可实现并行存储数据和处理,有望在智能任务执行和数据中心流量降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5G时代,光模块快速发展,从百兆到400G,价格也随之升高。千兆光模块,传输速率为1.25Gbps,常见封装为SFP,传输距离可达80-160km,适用于千兆以太网,是中小型数据中心常用模块。格凌科技提供专业光通信解决方案,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块。
本文探讨了5G专线业务低时延特性的实现。分析了网络架构和切片对时延的影响,提出了网络重构、FlexE快速转发和信道硬隔离等方案。通过网络结构调整、FlexE的1.5层快速转发和信道隔离技术,可以显著降低5G专线业务的时延,满足URLLC等业务场景的超低时延需求。
诺基亚宣布为Antina Pte建立东南亚首个5G SA RAN共享网络,Antina由M1和StarHub合资组建,致力于在新加坡部署5G SA网络。该项目将启用新的用例,如娱乐、云游戏等,同时降低复杂性并提高成本效益。诺基亚将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包括AirScale产品组合和CloudRAN解决方案,以构建5G SA基础设施和室内覆盖,并通过CloudRAN技术优化网络性能。这标志着新加坡在5...
初涉光通信行业常听闻“光模块”,其实它是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在5G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光模块体积小,通过光纤传送电信号。5G时代数据中心升级,光模块在性能和数量上需求增长。400G热插拔光模块CDFP,由IEEE 802.3工作组提出标准。数据中心运营商如亚马逊、微软等,通过使用100G/400G光模块提升传输速率,同时关注建设成本、使用空间和运行功耗。
本文分析了5G天线模块在厚度达到11.5mm以上的超厚板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包括盲埋孔、层压、钻孔、表面处理和外形加工等。通过叠层设计优化和采用两次分压、二次内定位成型等技术,成功实现了超厚板的批量加工,满足客户特种需求。文中详细介绍了产品结构优化、流程设计、铆合定位孔设计以及总压处理等关键步骤,确保了加工质量和性能。
英国电信(BT)与Lumenisity和Mavenir合作,应用新型空心光纤于英国网络市场。Lumenisity专注于空芯光纤商业化,已推出CoreSmart?电缆。英国电信研究人员使用10公里空心光纤电缆测试其推动5G和超安全通信如量子密钥分发的潜力。空心光纤具有减少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特点,适用于高功率激光制导、超短激光传输等。抗谐振空心光纤可降低噪声,提高性能。研究显示,空心光纤有潜力推动未来...
5G技术正逐渐从概念走向实际部署,预计2020年商用,市场收入占比将逐年增长。目前,5G技术定义尚不明确,但沉浸式体验、万物互联和即时行动被视为三大应用方向。频谱资源使用存在碎片化现象,毫米波成为eMBB实现方案之一。NI推出的毫米波SDR系统具有模块化优势,可覆盖71-76GHz频段,并支持不同频段探索。5G技术的发展面临挑战,但通过原型化和信道测量等手段,有望加速技术成熟。
华为发布面向行业场景的5G室内覆盖解决方案LampSite EE,包含5大功能集,满足行业差异化需求。该方案支持5G室内超宽带、精准定位、超低时延、高可靠性和高密并发连接,助力企业智慧化建设和行业数字化转型。LampSite EE可提升生产管理效率,节省部署成本,满足工业、医疗等场景的精准同步需求。
作者ADI公司Keith Benson探讨了毫米波技术在高频IC开发和5G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毫米波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雷达分辨率,有助于防务应用,还推动了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IC发展。文章强调,共享通用技术将为多个行业带来利益,并分析了IC供应链如何满足这些新需求。同时,ADI技术展示了如何实现毫米波频率在解决当今挑战中的作用。
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5G、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数据中心互联成为光通信研究热点。数据中心内部通信占比超70%,大型化、扁平化趋势推动光模块向高速率、低成本发展。数据中心光模块分为数据中心到用户、数据中心互联、数据中心内部三类。5G时代,光模块在5G基站、承载网络等场景应用广泛,包括25Gb/s、50Gb/s、100Gb/s等多种速率,满足不同传输距离和接口需求。标准化组织正在制定5G承载光模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