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思科路由器配置基础,涵盖状态分类、IP寻址、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DHCP和NAT配置。详细说明了不同模式下的命令及应用场景,如全局配置、接口设置、地址翻译等,帮助用户理解和配置路由器。
根据RFC1700,最初保留端口范围为0-255,后扩充至0-1023。实际应用中,1024-2049端口也被广泛注册使用,2049以上较少。华为防火墙将0-2047设为保留端口,源NAT转换后端口范围为2048-65535,以避免中间设备对1-2047端口做特殊处理导致问题。友商如华三防火墙默认无保留端口,需手动配置。华为防火墙可通过命令调整保留端口范围,但起始端口最小为2048。
本文介绍了如何设置路由器的端口映射,包括判断路由器IP地址、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添加虚拟服务器以及设置安全功能等步骤。同时,还解释了动态和静态端口映射的区别和原理,提供了设置路由器NAT端口映射的方法,并对端口映射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说明。
某公司办事处需建立IPSEC VPN连接总部网络,但IPsec和NAT技术冲突。TP-LINK路由器通过增加NAT-T协议支持解决这一问题,自动发现NAT设备,封装数据包,实现NAT环境下VPN使用。配置时需注意IKE协商模式、认证ID、IPsec协议选择等细节。
本文介绍了企业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对接的设置方法。通过静态路由和NAPT结合,实现三层交换机多个网段与路由器通信,以及通过路由器上网和访问路由器子网主机。设置包括配置三层交换机路由、路由器NAT规则以及静态路由规则,以确保各网段电脑能够通过路由器实现共享上网。
两者主要定义、使用设备、功能不同。外网IP地址是ADSL设备拨号的动态IP,用于ADSL设备;内网IP地址为局域网内IP,用交换机或路由器。外网IP地址由运营商分配,内网IP地址由路由器分配,内网电脑通过NAT协议通过一个公共网关访问Internet。
TL-WVR450G有多个硬件版本,用户需根据实际硬件版本进行设置。查看硬件版本方法:在产品底部标贴找到Serial Number栏中的Ver(即版本)标注。文章提供多链接供用户了解具体版本设置与相关信息。
acwifi拆解了多款MT7622B机型,包括XDR3230、XDR3250、水星X32G等,总结其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T7622B在开启硬件加速的情况下,能达到千兆线速的1.488Mpps,但关闭硬件加速后,性能下降明显,星耀X32表现最佳。此外,MT7622B的机型都支持硬件加速开关HNAT,但具体表现因型号和固件优化而异。
斐讯K2P千兆路由器在500M宽带内可满足网速需求,WAN to LAN吞吐量约558m,LAN to WAN约448m。测试显示,K2P原固件在2.4G和5G频段均可满足200M宽带使用,5G和LAN口可满足500M宽带使用。
本文介绍了企业路由器一对一NAT映射的设置方法,通过静态IP地址和多个公网IP地址,将局域网内指定电脑的IP映射为相应的公网IP,实现内外网访问。详细说明了设置一对一NAT映射的步骤,包括登录路由器界面、添加映射规则、确认规则启用等,并解答了设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外网无法访问等。
ER系列路由器系统模式包含NAT模式、路由模式、全模式三种。NAT模式适用于多台电脑共享宽带上网;路由模式类似三层交换机,用于局域网划分不同网段;全模式结合NAT和路由模式,应用较少。具体应用场景和区别需根据实际网络需求配置。
本文主要讲述了路由器映射IP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首先介绍了端口映射的概念,即通过NAT地址转换将公网地址转换成私有地址。然后详细介绍了如何设置虚拟服务器、开放主机、映射端口等操作,以及如何处理固定公网IP地址、动态公网IP地址和内网环境的情况。最后,文章强调了在设置映射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确保映射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