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修订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即将颁布,相较于旧规范,新规范在节能、环保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新规范将机房分为A、B、C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提供详细设计原则,推动机房建设向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方向演进。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将于6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强调生命安全、节能环保和可靠适用。规范要求机房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并提倡节能环保设计。新国标还考虑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国际标准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
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审查会于2007年召开,旨在满足高速、大容量电子信息设备对机房的使用需求。规范编制考虑了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分为A、B、C三级以满足不同设计要求,强调节能环保和安全性。规范经专家审查通过,将尽快完成报批稿上报建设部。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将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取代旧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新规范涵盖更广泛的电子信息场所,包括数据中心、信息中心等,并按照使用性质和重要性分为A、B、C三级。新规范强调节能环保,增加对大型数据中心节能的条文,并对生命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内容实施强制性条文。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强调节能,包括合理确定机房等级、机柜布置、外窗设置、利用自然条件、照明设计等方面。规范旨在降低投资和能耗,提高设备散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以实现节能环保。
网络五类线和六类线分别代表宽带5类和6类,机房工程中不可或缺。五类线传输速率有限,而六类线带宽更宽,提升网络性能。